這本是唐朝的書,是唐朝「新唐書」記載宗室、宰相家世參考的重要書目...先別急著跳
掉,裡面有記載很多有關兩漢魏晉以來的家世。
這本常常被批評就是「偽造」兩字,為了迎合當代(唐代)高官往往幫他們譜寫漂亮的族
譜,有些證據移花接木,有些族譜
直接偽造,現代不見得能一一考證,覺得那些資料可信哪些有問題本文不列、跟這家族有
關或可能有關但沒被本書提到也不列。
回到正題,有關三國魏晉的如下:
1.馮:
馮和,西晉末時人,其後開創北燕王室長樂馮氏。長樂馮氏出自於上黨馮氏,為馮亭(韓
上黨太守)、馮奉世(西漢左將軍)、馮參(西漢宜都侯)一脈後裔。
2.洪:
洪矩,吳廬江太守。宣城(丹陽宛陵)洪姓在古代本姓共工。
3.弓:
弓翊,魏博陵太守。為太原弓祉(漢光祿勛)後裔。
4.熊:
熊遠,東晉侍中。(豫章)南昌人,姓氏的由來來自楚王室楚鬻熊。
5.种(非簡體):
种暠,東漢司徒。河南洛陽种氏,為仲山甫後裔為避難改姓种。
种拂,漢末太常,种暠子。
种劭,漢末大鴻臚,种邵子。
6.東里:
東里袞,魏南陽太守。東萊人,為鄭子產後裔。
7.東邱:
東邱進,晉龍驤將軍。東海郯人。
8.公孫:
公孫延,東漢人。遼東人。
公孫度,漢末遼東太守,公孫延子。
公孫康,漢末遼東太守,公孫度子。
公孫瓚,漢末前將軍。遼西公孫氏來源兩說,一為北地義渠公孫氏,公孫渾(昆)邪(西
漢隴西太守)-公孫賀(西漢丞相)後裔,二為春秋戰國諸侯(燕國)後裔。
公孫風,晉時隱士。上谷人。
9.宗:
宗(宋)俱,漢末司空。南陽安眾宗氏為宗均(東漢河內/九江太守)之後,其姓氏出自
周大夫宗伯。
宗慈,八顧之一。
10.鍾:
鍾繇,魏太尉。潁川長社鍾氏本姓鍾離,鍾離昧次子鍾離接改姓成單姓鍾,始居於潁川。
鍾毓,魏侍中、廷尉,鍾繇子。
鍾會,魏司徒,鍾繇子。
鍾雅,東晉侍中,鍾繇弟鍾演曾孫。
11.封:
封釋,東晉侍中。渤海蓨縣封氏,始祖封岌移居蓨縣。
12.鍾離:
鍾離緒,吳樓船都尉。會稽山陰鍾離氏為鍾離昧後裔。
13.江:
江蕤,西晉譙郡太守。濟陽(陳留)考城江氏為江德(東漢轑陽侯、太常)後裔。
14.皮:
皮諶,晉尚書郎。下邳皮氏,皮究(東漢諫議大夫)同族,皮姓出自樊仲皮(樊國國君)
。
15.媯:
媯覽,漢末人(孝廉)。
媯皓,西晉人。(吳郡餘杭),舜後裔居於溈(媯)汭而得姓,有部分媯皓後裔改為姚姓
。
16.卑:
卑躬,漢北平太守。河間人,卑姓有兩種來源,一為卑耳國後人,二為鮮卑人。
卑術(衍),公孫度將軍。卑術(衍)列於雁門卑之下,同時代還記載太尉(太傅胡廣)
掾卑整。
17.蕃:
蕃向(嚮),漢末人(八廚)。魯國蕃姓出自魯大夫食邑於蕃一地得姓。
18.伊:
伊籍,蜀漢人(昭文將軍)。伊祁氏後裔而得姓。
19.郗:
郗慮,漢末司徒。山陽髙平金鄉郗氏,(周司寇)蘇忿生後裔封於郗邑,因而得姓,秦末
大亂由晉陽往南遷定居。
郗鑒,東晉太宰,郗慮玄孫。
郗(郤)正,蜀漢人(巴西太守)。河南偃師人。
20.刀:
刀逵(元和姓纂誤作刁逹),蜀漢人。
21.麋:
麋敬,漢時人。東海朐山人。楚大夫封於南郡麋亭而得姓。
麋竺,蜀漢人(安漢將軍)。
麋芳,麋竺弟(元和姓纂誤作子)。
22.師宜(師):
師宜官,漢末人(書法家)。南陽人。
23.時:
時苗,魏壽春令。鉅鹿人。
24.司馬:
司馬防,東漢京兆尹。河內溫縣司馬氏,出自司馬蒯聵(趙國名劍士)玄孫司馬卭(卬)
(殷王)後裔,司馬鈞(東漢征西將軍)曾孫。
司馬懿,司馬防子。
司馬孚,司馬防子。
司馬馗,司馬防子。
25.綦毋:
綦毋闓(按綦毋闓字廣明,元和姓纂分成兩人),漢末經學家,荀爽同窗、管寧好友。
稽綦毋氏為綦毋俊(東漢交阯刺史、太僕)後裔。
綦毋倪,晉時人。
26.韋:
韋冑,魏安城侯。京兆杜陵韋氏,韋孟(彭城人,西漢御史大夫)從彭城搬家到魯國,玄
孫韋賢(丞相,扶陽侯)又搬家到京兆杜陵,韋冑是韋賢七代孫。
韋潛,韋冑子。京兆杜陵韋氏西眷始祖。
韋穆,韋冑子。京兆杜陵韋氏東眷始祖。
韋昭,吳侍中。吳郡曲阿(延陵)韋氏跟京兆杜陵韋氏同宗,韋昭是韋賢九代孫。
27.如:
如淳,魏陳郡丞。馮翊人。
28.沮:
沮授,袁尚謀臣。鉅鹿廣平人,姓氏出自沮誦(黄帝史官)。
29.魚孫:
魚孫和,東漢弘農太守。北海魚孫氏,宋大夫魚石奔楚,留在國內的改姓而得姓。
魚孫瑜,魏雍州刺史,魚孫和子。
魚孫瑋,西晉濟南/下邳太守,魚孫瑜子。
30.諸葛:
琅邪陽都諸葛氏,司隸校尉諸葛豐後裔,諸葛氏有三種來源,一為夏殷侯國葛伯之後,遷
居陽都因為當地已經有葛(詹葛)姓改姓諸葛,二為葛嬰(陳勝將軍)子孫封諸縣侯而改
諸葛氏,三為有熊氏之後本為詹葛氏當地人以訛傳訛變成諸葛氏。
諸葛圭(珪),漢末泰山郡丞。諸葛豐裔孫。
諸葛瑾,吳大將軍,宛陵侯。諸葛圭子。
諸葛恪,吳中書令,揚州牧。諸葛瑾子。
諸葛喬。諸葛瑾子。
諸葛攀,蜀漢翊武將軍。諸葛喬子。
諸葛顥(顯),搬遷至河東。諸葛攀子。
諸葛亮,蜀漢丞相,武鄉侯。諸葛圭子。
諸葛瞻,蜀漢尚書僕射。諸葛亮子。
諸葛京,西晉江州刺史,搬遷至河東。諸葛瞻子。
諸葛誕,魏司空。亮族弟。
諸葛靚,吳大司馬。諸葛誕子。
諸葛恢,東晉左僕射尚書。諸葛靚子。
31.閭邱:
閭邱决,魏文學家。齊(郡/國)閭邱氏,出自齊(春秋/戰國)閭邱氏。
閭邱冲,晉太常。
閭邱羨,晉南陽太守。
32.虞:
虞歆,(東漢日南太守)。 會稽餘姚虞氏,虞氏得姓於虞仲封於河東。虞香(秦時人)
後
人從東郡遷徙會稽餘姚。
虞翻,(吳騎都尉)。虞歆子。
33.于:
于禁,魏將軍。(泰山人)。東海于氏有于定國(西漢丞相)、于永(西漢御史大夫)等
人,跟于禁列於同宗。
34.朱:
朱桓,吳前將軍。朱軫(西漢都昌侯)之後,朱買臣(西漢名臣)任會稽太守時定居。
朱異,(吳鎮南將軍)。朱桓子。
35.盧:
盧慎(植),漢末尚書。范陽涿縣盧氏始祖,盧姓得姓於齊公子高采食於盧。
盧珽,西晉侍中。盧植孫。
36.胡:
胡奮,西晉尚書僕射。安定(臨涇)胡氏,胡建(西漢渭城令)後裔搬遷至此,得姓於胡
公滿。
胡廣,東漢太尉(太傅)。(南郡華容人)。
胡質,魏荆州刺史。淮南(九江壽春)人。
胡威,(魏安豐太守)。胡質子。
以上通通與安定胡氏列於同處。
37.吳:
吳質,濮陽(濟陰)鄄城吳氏出自吳遵(桓帝時人),吳質是吳遵孫。吳芮(西漢長沙王
)、吳漢(東漢廣平侯)跟吳質列於同宗。
吳祐,東漢河間相。陳留(長垣)吳氏。
38.吾:
吾彦,西晉交州刺史。吳人,吾姓出自夏諸侯昆吾。
39.胡毋:
胡毋班,漢末執金吾。泰山胡毋氏,胡毋子都(西漢經學家)同宗。胡毋得姓於齊宣王母
弟封於毋鄉,又因本來出自胡公,加在一起改姓成胡毋。
胡毋輔之,東晉湘州刺史。(胡毋班玄孫。)
40.嵇:
嵇蕃,西晉太子舍人。譙郡銍縣嵇氏,原本出自會稽奚後搬遷至譙縣嵇山改為嵇氏。
嵇康,魏中散大夫。
嵇紹,西晉侍中。嵇康子。
此處族譜錯亂,嵇蕃錯記為東漢太子舍人,又為嵇康先祖,按晉書嵇蕃應為嵇康侄。疑有
脫字或筆誤。(此段為注釋所述)
41.奚:
奚熈,吳臨海太守。北海奚氏,為奚涓(西漢魯侯)後裔。
42.陳:
陳諶,(東漢司空掾)。潁川許縣陳氏,出自胡公滿受封於陳,亡國後裔用國名為姓。南
陳皇室長城陳氏始祖。
陳准,西晉太尉。陳諶曽孫。
陳(劉)矯,魏司徒。廣陵陳氏出自漢末魯相(失其名)無後以外孫劉矯為嗣,同樣為胡
公之後。
陳騫,西晉太尉。陳矯子。
陳球,東漢太尉。下邳淮浦陳氏,同樣為胡公之後。
陳珪,漢末沛相。陳球弟子。
陳登,(漢末伏波將軍)。陳珪子。
陳蕃,漢末太傅。汝南陳氏,同樣為胡公之後。
43.秦:
秦秀,晉博士。太原秦氏始祖。
44.辛:
辛勉,西晉侍中。隴西狄道辛氏,辛氏原本就是秦國的名門望族,其始祖辛蒲在西漢初年
遷徙自此,後代有辛武賢(西漢破羌將軍)、辛慶忌(西漢左將軍)等人。
45.甄:
甄逸,東漢上蔡令。中山無極甄氏,甄邯(太保)為其始祖。甄發音為堅。舜曾領族人在
河邊做甄器,其後裔用此為姓。
甄氏,魏文帝皇后。甄逸女。
甄嚴(儼),(漢末曲梁長)。甄逸子。
46.申屠:
申屠蟠,(漢末隱士)。陳留人,申屠姓有三種來源,一為申國有人被封於屠原,合併成
申屠,二為申徒狄(夏朝人)音轉成申屠,三為申屠為楚國官名,以官做姓氏。
47.荀:
荀爽,漢末三公。潁川潁 荀氏,為荀況後裔。潁 荀氏出自於(周朝)郇侯之後,荀林
父(晉國)、荀況(荀子)一路傳承。
荀悦,(漢末侍中)。荀儉子。
荀彧,(漢末尚書令)荀緄子。
荀惲,魏虎賁中郎將。荀彧子。
48.
淳于智,晉時相士。濟北淳于氏,有淳于越(秦博士)、淳于意(西漢醫學家)與之同宗
。
49.文:
文欽,魏前將軍、吳譙侯。出自盧江舒縣文氏,文欽為文翁(西漢蜀郡太守)裔孫遷居至
豫州譙郡。文姓來自周文王後裔以諡號為姓。
文鴦。文欽子。
文聘,魏後將軍。南陽宛人。
文頴(穎),注漢書,(魏甘陵丞)。南陽人。
以上幾人都列於盧江文氏之下。
50.聞人:
聞人襲,東漢太尉。沛國蘄縣聞人氏,始於聞人通(通漢)(西漢中山中尉)治后氏
禮。聞人姓出自少正卯後裔,少正卯為魯之聞人(有名望之人),後裔以此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