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ndius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
2020-03-24 09:21:39※ 引述《ZMittermeyer (ZM)》之銘言:
: 周瑜就叫孫權不要把荊州借給劉備這種嚴重威脅,應該不擇手段軟禁他等等
: 可惜孫權從年輕時就顯示出他很蠢,孫權真是被曹操評價過高
: 自以為要結交天下英傑,一開始早該聽周瑜的話在赤壁後把劉備趁早砍了拐了
: 那是唯一有機會能統一南方的時間點,之後就永遠沒機會了
: 事後又搞到自己很麻煩
與其說孫權很蠢,不如說孫權當時最大的努力就是這樣,
周瑜的戰線一次打了赤壁跟江陵,周瑜江陵還硬耗了一年,
孫權自己也沒閒著,赤壁當下也去江北逛了一圈,
換曹仁在江陵坦的時候,曹操派夏侯淵張遼打通江北淮南,
孫權也派韓當把那邊的土豪接應過來,只是接不成功.
別忘了當時的孫權資源還是有限的,
江東六郡加上豫章這些地盤怎麼說,開發度就還是相對呼呼嘿嘿,
曹仁的表現又超出期望,而且江陵戰線劉備軍也有參戰,
孫權只能派韓當接應而不是嚇阻夏侯淵他們(一個半途參戰的臧霸就擋掉了),
這代表孫權已經很難再搾出硬實力了.
機會是要抓,但要看你孫小毛有沒有本事抓;
日後諷他孫十萬,不代表他起家一樣孫十萬.
更別說拿下江陵的孫家,沒多久還硬生生地少了一個周瑜,
然後勢力範圍幾乎是一條超級長的"線",
你人力不足以填補的孫家,還沒那個時間慢慢點人點資源去填啊.
: 另外我在這個板上很久以前好像跟人戰過,呂蒙背刺關羽到底是不是一個蠢決策
: 呂蒙背刺關羽,「期望值超高」,如果不幹,下次就沒有機會,不幹的機會成本超高
: 由於期望值太高,不管有多少風險都得冒,這才是領導者將領該有的決斷
呂蒙的問題是他的戰略根本沒有完成,然後就GG思蜜達了,
取荊只是第一步,呂蒙的戰略裡,曹家的襄陽,劉家的白帝,我全都要~,
呂蒙在規劃中是有考量到防禦縱深的.
白帝終孫吳之世,從來都沒拿過,就算人家劉家GG了,還是拿不到,
襄陽雖然孫權趁人家國喪期間摸來一下下,但曹P馬上讓你繳學費繳回來.
期望值高,風險也冒了,但整個戰略沒趁熱打好,
就是讓孫吳必須分派好幾個重鎮,
去守三峽,江陵+公安,武昌(後來直接變太子府),濡須+東關,建業(孫權表示我自己來),
彌補沒有防禦縱深的問題.
應該這麼說,問題還是跟周瑜那個時候一樣,
頭洗了,但是只洗了一半,然後就沒洗髮精沒水了.
: 實際上史實後來收服荊州人心,果然是大大強化吳的國力
: 很多年以前某版友跟我戰,他說孫吳該去經營山越充實國力,
: 好好的當劉備的細漢,一起往合肥北伐才是雙贏
: 我一直到今天仍恥笑他搞不清楚狀況
: 山地的異民族根本沒有經營價值,交通困難,經濟價值超低,文化不同難以組織
: 怎樣都是一個屎缺,不值得花太多時間和資源糾纏
: 水運國家的吳要打陸戰往北攻,也很屎
: 長江漢水流域中游各水系諸城,對於水運國家的吳才是命根,選擇打爆關羽天經地義
其實根本沒差吧?
荊州南部的開發度是半呼呼嘿嘿,
揚州的山越地是半呼呼嘿嘿至完全呼呼嘿嘿,
打爆關羽的真正價值還是在於這個開發度高的堅城江陵.
而且要以長江作為主防線,那你整體防線就是要北推到淮南與沔南,
淮南的代表就是壽春與合肥,沔南的代表就是襄陽.
南方政權還是要往北有防禦縱深,不是只靠那條長江,
長江以北到淮水漢水的緩衝區不可省,
只靠那條長江就代表沒得退了.
: 3. 另外可順便講板上另外一個話題 北伐到底有沒有機會
: 綜前所述,赤壁之戰後,周瑜把劉備一黨全部砍死
: 或是劉備一黨開無雙,把已有根基的孫權與全部砍死,順利平定江東(更不可能)
: 錯過那個機會,南方政權對北方大概就沒任何機會了
: 在夷陵之戰後,由於蜀和吳變成相對於北方而言,穩定的兩個弱者,反而維持了均勢
: 所以夷陵後的諸葛亮時代,長期蜀吳同盟,是一種互相看得很討厭,但又不得已的選擇
: 就是兩個可憐的邊緣人,依靠自己的地形優勢,和北方打以戰養戰的無窮無盡騷擾戰
: 魏在中原吃香喝辣,經濟復興,多少也腐敗怠惰了起來
: 就把他們視為蠻夷愛理不理,被動反應沒有全力動員了
: 之後三國鼎立了那麼久,若以和平觀點而言,想想也實在有夠沒建設性的....
曹魏是沒怎麼找蜀漢麻煩啦,那是因為人家有完整一層又一層的防守線,
除了曹爽那個傻了的以外,還真的沒啥人這麼大剌剌全軍撞上去的,
直到姜維演都不演把防衛線拆了,司馬昭才下決心傾全國之力滅蜀.
但孫吳就比較慘了,只要曹魏想要宣揚國威,
孫權孫亮和孫休,哪個不是曹魏大咖想秀肌肉的對象?
因為你孫吳只要那個防衛點真的破了,就很難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