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覺得士族要擴張權力這點就很奇怪了,他們本來權利就超級大,有名有姓的明確指
出是平民出身的才是罕見的存在。
漢末本來就是士族的天下,也只有士族才有足夠的知識與武力能成為統治者。
像東吳孫氏這種性質偏豪強的勢力成為一方之霸,也是從沒停下與士族間的權利糾葛,不
過這篇不討論這點。
漢代的「士人」文武並沒有分家,特別是士族大部分都文武兼修。
後漢書、王允傳:「允少好大節,有志於立功,常習誦經傳,朝夕試馳射。」
這就是漢代典型的士族形象,書要唸,武要練。
有個司馬炎與妃子的對話就是在談這件事:
帝嘗與之摴蒱,爭矢,遂傷上指。帝怒曰:「此固將種也!」芳對曰:「北伐公孫,西距
諸葛,非將種而何?」帝甚有慚色。
司馬炎與胡芳玩遊戲,傷了手指。司馬炎說:「幹,這就是武人的後代!」胡芳嗆聲:「
(司馬懿)出征公孫淵、對抗諸葛亮,誰不是武人的小孩?」
沒有文化只有武力的是匹夫,文武兼備才會是好的士人。
再來,三國演義給人的形象都是軍師坐鎮主公旁邊並不指揮作戰,這反而是少數。
以軍師冠名的官職,從曹操設立的「軍師祭酒」、「xx軍師」開始,不過除了「軍師祭酒
」郭嘉比較固定,其他軍師職位常常轉來轉去,並不像三國演義那樣純粹是個幕僚。
荀彧、荀攸、賈詡主要的工作都是行政職;程昱,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領軍在外防守或作戰
。
程昱:壽張令 -> 東平相 -> 尚書 -> 東中郎將 + 濟陰太守 -> 奮武將軍 -> 奮武將軍
+ 參軍事 -> 衛尉
純粹當參謀的記載只有一次,就是曹操出征馬超,幫曹丕守家。
再舉兩個例子:
楊俊:曲梁長 -> 丞相掾 -> 茂才 -> 安陵令 -> 南陽太守 -> 征南軍師 -> 中尉 -> 平
原太守 -> 南陽太守
趙儼:朗陵長 -> 司空主簿 -> 章陵太守 -> 都督護軍 -> 丞相主簿 -> 扶風太守 -> 關
中護軍 -> 議郎(參征南軍事) -> 侍中 -> 駙馬都尉 -> 河東太守 + 典農中郎將 ->
征東軍師 -> 度支中郎將 -> 征東軍師 -> 尚書 -> 大司馬軍師 -> 大司農 -> 征蜀將軍
-> 征西將軍 -> 驃騎將軍 -> 司空
這兩人的官職文武都有,趙儼甚至什麼都做過了,指揮作戰、參謀、財政、農事、區域都
督、三公,應有盡有。
但從暗榮三國志來看趙儼只是個雜魚:
https://i.imgur.com/mukZ64i.jpg
這實在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