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因為劉備方做了好幾次猾虜性質的行為,孫權不氣憤也不可能。
如果劉備在取得益州後(劉備打益州其實就已經擺孫權一道);命諸葛亮朝辭白帝彩雲
間,儘快趕至建康,先拜會諸葛瑾,表達兄弟兩人齊心維繫孫劉聯盟,帶來劉備誠意,
看是要談出怎樣的劉備願意主動給予孫權的優惠,且達到孫劉都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
均衡點。
譬如說大家說劉備居長江上游,孫權會心不自安。那何不請作為劉備全權代表的諸葛亮,
看怎麼與諸葛瑾、孫權商議出雙方互相建立糾葛綿密、任一方叛盟的成本都大增的制度設
計;以及一些雖然實質意義不大、但形式上有意義的比照數十年後蜀吳簽訂的兩帝平分天
下的計畫等等(當然,此時漢獻帝仍在,因此措辭可用劉孫仿齊桓故事,平分十三州來輔
佐虛位高拱的漢獻帝云云、以及劉備乾脆主動上表稱孫權為吳公或吳王,劉備自居小弟,
這些都是沒啥成本的口惠);以及看看孫權接不接受劉備(等打下漢中後)派張飛、黃忠
領兵協助孫權攻打合肥(執行細節再議)等等..
不多寫了,配套與細節作法可以有更多。前提是:因為從史實上來看,孫權雖然不憨厚,
但是也算英雄之輩(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雖有缺點,但不是壞到底必然過河拆橋
之輩。所以劉備只要思維上游建立了「應當東和孫權,以減少後顧之憂,只要能握有南郡
,日後伺機北伐」;那麼「如何讓利、怎麼談」都是枝節而已。可惜劉備不這麼想。
只是我對三國志不熟,不清楚正史中有沒有記載孫權其實(原先)真誠想維繫孫劉聯盟
的具體言論事蹟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