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謝斐宇 Learning by manufacturing part

作者: godsound (在星空下實現願望)   2013-09-14 20:52:25
謝斐宇 Learning by manufacturing parts: Reconsidering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taiwan’s decentralized industrialization
謝斐宇的提問是,為什麼有些廠商還是選擇要回到台灣來開發?他指出學習與動
力的源頭是地方鑲嵌的,工業區位(industrial districts)能夠提供開發的資源。傳
統在思考網絡時,都是自上而下的思考,上層出設計,下層作代工,但這是傳統思考
的侷限,認為創新都來自買家。目前對於經濟活動的理解,還是以成品為主。
  謝斐宇指出過往的討論未能理解零件廠與專業加工廠等部門扮演的角色,這些專
業的製造廠如何進行到全球的生產,在正式的數據當中,這些部門作為要角,是無法
被反映的。如同Mayumi來說,用pattern來反映國家技術是否恰當,因為中小企業不
見得能負荷訴訟之費用,所以發展策略不同。她主張必須看到中小企業的廠商之間
的連結。
  謝斐宇運用的論證有二:Rosenberg’s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技術改
變是在中間層次,而不見得是成品);Schumpeter’s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既
有東西的重新轉變,改變製程或部份而帶來的改變)。她指出台灣的開放性網絡,具有權
力的分散與非依賴與開放的特性(零件廠商沒有完全被大廠商綁在一起,而是很多廠商之
間彼此競爭;而且彼此也有很多學習的機會;資訊的蔓延與想法,上游廠商找零件廠商,
零件廠商找加工廠商,加工廠作出來的東西比上游廠商要的東西更為精進。因此,實作者
的資訊與設計者之間的資訊的差異/交流/資訊習得的問題值得進一步討論)
  她舉了幾個例子。
例1: The application of TIG Welding to MTB
  從跑車到登山車。生產過程的細節。模具生產的經濟考慮,小廠無法作模具。台灣透
過電焊的經驗,把焊船的經驗用到腳踏車上面。技術的蔓延,中小企業需要一個集體的能
力,讓技術蔓延到一個層級,讓大家都有這個需求,才能夠說服其他人一起進入這個領域
,想要擺脫大廠(大零件廠或零件廠商)的控制。
例2.The Adaptation of Aluminum Alloy Frame(鋁合金)
當初在國外買,買回來後,說服國內廠商自己作,開發新的材質,結合台灣既有的開
放式網絡,鋁合金就成為新的選擇。結合,使資本密集,才能夠作。
例3.The application of hydro-forming technology
汽車輕量化的概念,運用到自行車產業上。借用台灣的開發網絡,去開發了設備,液
壓成型的車型。這個技術也用到家俱業→技術的蔓延。受訪者對作為專業加工廠,零件廠
是好的,因為他們可以學到不同的技術,作不同的東西。
  最後結論時,她說「什麼叫作高科技,什麼叫作技術學習的途徑,我們從製造部份
(manufacturing parts)來看,會有不同的理解。」
=========
評論:張國暉
很多證據,與論證很強。前言很短就講清楚現象,現在想法為何,給出論證。腳踏車產
業是中間製造商作創新;作腳踏車的不只是作腳踏車,不同產業間會互相交流;每家不大
,但是彼此開放與交流。
但是技術本身[筆者筆記:究竟STS講的技術是什麼?]是不是有一個momentum,
有一個power會讓技術更好。技術本身是不是有內在的邏輯[這裡很明顯地就是重視技術
內容對強調社會結構特性的社會學者的提問]。技術有知識之外,還有實作的面向。面板
的技術是很勞力密集的,其意義不是經濟上的密集,而是我們的工程師很擅長花時間在上
面。腳踏車必須要被騎,關於使用的面向,關於消費者的面向,或者可以補足生產的討論
。關於STS的思考,關於Biker的討論,怎麼對話,那些廠商是不是自身就是groups,就是
consumers。台灣的自行車文化,家族型態的產業,聚落很近,這樣的社會結構,是不是
符合腳踏車內在的技術邏輯。
台大城鄉所的陳老師,作了工具機產業的研究,指出產業之間的學習與連動。台灣的
工具產業與IT產業也都可以與謝老師的文獻對話。謝老師談的生產面之間的合作,可以
談inter-industrial learning。今天的文獻比較沒有跟STS的文獻連結在一起。另外,
STS的大型技術系統的討論會不會對您的文章有啟發,腳踏車有沒有辦法跟大型技術系
統的討論連結在一起(如戰線缺口的概念),用某個方式來突破,使得產業本身有整
合式的突破。最後,文章裡若納入您今天報告的圖表會比較吸引人。
=============
幾個問題:
電機系教授的提問:他觀察到產業的現象。他是教自動化領域的老師,有時也遭遇很多
有特別想法的老板,這些老板的廠通常都很破爛,但他們很有獨特的想法,賺很多錢,他
沒有辦法理解這件事。他們廠裡的那些人到底那裡來的,為什麼台灣有一群人,很有想法
,很有產值,跟我電機系所想的脈絡都沒有關,然後他們都賺很多錢。他們的技術的來源
,他們的工程師,他們的員工,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什麼才是「高科技」,會不會這些
我們學院人搞不太懂的東西,反而是才是「高科技」?
陳明祺提到中部清泉崗基地與技術的關係,指出中部的發展,是由過往的社會條件決定
技術的發展,而不是技術內涵(腳踏車,或者金屬加工)決定產業發展。
第三位老師:究竟技術本身自主的作用到底是指什麼?工程師的技術文化,他的勞動、
耐操,這個因素像技術的作用嗎?還是聽起來比較像勞動文化的討論。
==============
謝斐宇的回覆:
(1) 技術的內涵就是社會的條件。(我是唸社會學的人)我認為這還是社會結構的
問題,競爭的技術,之所以勝出,與社會條件有關。我們可以比較韓國的情況。同樣是
焊接計劃,韓國選了大型工程(如核電廠);但是在台灣,卻選擇了腳踏車。關於焊接
設備,韓國都是大型的、作工業用品。台灣在作的,作很多小型的焊接機器-不鏽鋼機
器的普及。韓國作軍艦;台灣作游艇。這和社會結構有關。
(2) 這些人到底是誰,他們在作什麼?(我去的時候,自己好像是外人),很多人
都是大學畢業的工程師。因為台灣在產業升級,IT產業夢碎,不願作線上操作員,所以
又回到中部的零件廠,東海大學,中興大學,南部就是成大,還有很多研發中心的工廠
師。這些老板,在技術領域上的老板,自己讀很多,就找人討論。然後,不要去過度美
化地方知識[按:他們不是無中生有,天外飛來的奇少,空想就能成功]。他們和業界
是很緊密合作的,很多的研發是這樣開始的,而產生更多的連結與互動。
(3) 目前最大的問題,能夠實作的工程師不見了。連金屬中心在找工程師時,都
找不到;工程師反而是在生產線上累積技術與學習,而培養出來的[即有理論而無實
作能力,是一種危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