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慎入>
Hi 努力打拼的大家好, 今天想以一個待美國大半輩子(+1年新加坡)的台灣人角度來分享些
我回台工作的心得,跟給台灣求職者的一些建議。所有觀察都是累積個人及各方朋友意見
,如果有不同看法大家一起討論。我會有很多以"國"為單位的討論,但都是說整體現象(絕對
會有例外),但我可以保證這些都是經過一定時間考察+實際研究後就事論事的結論,我不
會用單一例子以偏概全,也不會有"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想法參雜其中,所以我也希望讀
者用同樣態度來閱讀。
我在文中把台灣當成一個已開發、經濟勉強算前段班的國家
來檢視,
我的背景:高中出國,前段美國公立大學文科畢業,英文基本上是母語程度,口音要真的很
細微聽才聽得出來。我在美國時有待過MNC也待過startup,以Sales & Marketing 為主,
後來工作簽證問題須回台灣(工作簽證看運氣跟法規...真的不是公司喜歡你就有這麼簡單)。
回台灣後有得到上海、香港、新加坡、跟台灣的offer,最後總體條件選擇台灣的offer
在大家開始讀之前,我必須先說我本文會以批判為主,跟自己有關的東西缺點被點出總是
不舒服,但我可以保證絕對不是嘴砲來凸顯自己優越感。有些人覺得我很幸運,我也承認
,但我也必須跟你說我很努力。我認為該點出的缺點就是該點出,不會因為我的際遇改變
事實,所以也請大家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畢竟,我跟大家都在一條船上,看到台灣更
好,絕對是我的最終願望!
我想先分享我對台灣業界大環境的想法:
1.不要再說"慣老闆",是"廢老闆"
我一直覺得大家提到老闆黑心有點像是在捧他們有能力、沒良心,但是說真的台灣公司的
各種商業行為落後歐美至少10年以上(不誇張)。從招募過程、行銷手段、公司文化、網站
設計每一項都可以看出來跟歐美公司比有差多少。雖然"國情不同"導致商業行為有差異,
但很多手法都是世界共通的,所以絕對不是藉口。
2.招募程序正當性&招募人員的能力
先從招人程序上來看,家庭背景、身份證字號、照片等都是私人資訊,台灣法規到現在還
沒禁止雇主要求這些資料也是奇琶了...。再來,我必須說很多招募人員自己的能力都非
常需要加強,常看到招人廣告說要申請者有"Excellent English",自己卻錯字一堆(還在
結尾偷偷要中文履歷XD),那一個英文普普跟英文很好的放他面前,他會知道分別嗎...?
我自己甚至遇過某台商"國際大公司"的面試官問我:"來申請這職位的都是台清交畢業,
學歷比你好,那你覺得你為什麼能贏過他們?" 我OS:"WTF...我學校世界前15名內,你說比
台清交爛...乾脆說金洲勇士比富邦勇士爛好了,真的是井底之蛙。"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饕客分不出頂級牛排跟夜市牛排差別,那挑到品質差的只能說活該
P.S. 我自己是沒有很相信學歷,也認為台清交畢業生有些能力並不亞於美國名校(強調是"
學生",至於台灣學校本身的素質就...呵呵),但我舉此例是想強調HR的專業知識不足
3.廢老闆的短視近利終究害到自己
我不相信美國老闆都那麼好,因為大家都是自私的,但是不為員工想,你也要為自己想
。當廢老闆以為壓榨員工=賺到的同時,他卻不知道整體生產力並沒提高,到現在還無法
體悟人=/=機器&香蕉請不到美猴王這種道理的企業,自己營運不佳只能說活該囉!看看某
手機品牌跟某航空公司 呵呵
4.求職管道非常少且落後
最近看到有人開發了求職天眼通,大家拍手叫好,但是可憐的是這種強調資訊透明的
求職網站早在國外流行多年:Glassdoor, Payscale...etc都提供求職者很多保障。台灣
卻需要獨立開發者自己來做,真的非常可悲。
我個人也是不用台灣人力銀行的,功能落後不說,他們一直鼓勵你把有電話、地址
、姓名、學歷背景的履歷公開讓"公司好找人",其中的資安風險太大了。但是台灣的求職
市場卻硬是被這些管道壟斷。
5. 輩分勝過能力
跟上面幾點有些因果關係,可能是儒家思想的影響,台灣社會非常無條件的"敬老",從很
多社會議題可以看出來:老人=有經驗=看過的事情比你多=比你懂,你用邏輯去挑戰不合理
的事還會被說是"批鬥"或沒"倫理"。但是如果觀察久了你會發現在台灣因為邏輯跟能力永
遠勝不了年份,自然而然沒有去強調獨立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從教育到文化
,什麼都是強調不要挑戰體制。這種政治手段很輕易的鞏固在位者(老一代)的權威,而他
們可以說:好好做你有一天會爬到我的位置,然後就會有一些能力比較弱的開始開始服從,
甚至打壓有異議者。這種階級制度很深的想法是西方人比較難接受的,他們認為每個
人都該受基本尊重,你要得到別人敬重就要用能力去獲得(Earn respect)而不是依賴
一些不努力即可得來的背景。
當然,經驗很重要,但他終究只是能力的一部分而已。在現今美國甚至出現了歧視老人的
態度,因為很多公司認為老人沒創意,雖然我不認同,但我想藉此表達他們跟台灣的差別
有多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台灣的商界、政治、學術"大老們"每次公開發言都讓人覺得有種"
伯伯,你今天有按時吃藥嗎"的感覺? 他們的談吐完全沒有符合頭銜的水準。轉眼看看美
國,一堆2-30歲的業界領袖不說,不管幾歲,大部分領域佼佼者的訪談、演講裡都可以感
覺出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想法是高於常人的。甚至不要說美國,看看對岸好了,不管你喜不
喜歡他們的運作手法,馬雲、李彥宏等商業代表人物在接受不管國內或國外媒體採訪,都
能給出非常有想法的答案。反觀,我從來沒看過任何一個台灣的"業界大老"有什麼被人拿
去當名言佳句的話...
6. 台灣人做事很努力跟實際,卻不夠聰明跟理想
大家從小對美國人的印象就是做事很不會變通,嗯,如果表面上看起來的確如此,但我見
識越來越多後發現,一些我們認為的"聰明",到頭來只是小聰明罷了。從工作來說,你可
以看到台灣人常常想出方法在小地方上少幾個步驟,但鮮少看到有人能在大程序上完全
的創新、大幅度的加快效率,或運用台灣引以為傲的"科技"來增加產能。而很多時候台灣
人自以為聰明而忽略的程序,卻常常是造成大問題的導因。舉個例來說:一堆人覺得住家巷
弄停車沒關係,乖乖守法的是"呆子",但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今天火災救災車進不
來,最後"呆的"其實是自己。
我覺得這種做事方式又帶出了一點台灣(其實亞洲都有)的價值觀,說好聽點是實際,難聽
點就是短視近利,只想到眼前馬上可以看到的成果。舉個例:台灣教育提倡德智體群美,但
是憑良心講,從官員到教育者到家長、甚至學生,大部分都只重視"智"而已。甚至"智"裡
面也只強調考試,因為只強調"正確答案"的制度是最省力的,只有對跟錯兩種結果。現在
教改增加了很多其他讀書外的項目,但我不覺得有多少教育者或家長真的相信這些對孩子
有幫助,全部都只是做樣子而已。
現在正值奧運,那我就拿運動來做例子,台灣人會在這些運動員奪牌後把他們當成台灣
之光,但是在這之前他們就只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放牛班孩子。你可以聽到官員、
老師、家長把體育的好說得天話亂墜,但如果不能實際幫助升學,或厲害到有當國手的淺
能,有多少大人支持孩子參加運動隊?
但我在美國發現,他們打從心底相信運動、課外活動、志工、旅行,可以幫助一個人的成
長,甚至雇主也常會以這些經驗來了解一個人的特質。這些東西對一個人的成長很難量化
不像考選擇題,答案是A選D就是錯,90分就是比88分強,所以在台灣的社會裡常被視為"不
實際",但看看一直被認為"很笨"的美國在各領域的成就,我覺得是時候拋開自以為是的態
度檢討了
當然,我不認為價值觀有絕對對錯,必須要不斷學習跟改進,這也帶到我最後一點...
7. 萬惡的"這裡是台灣!"
這個是我最討厭聽到的一句話,台灣是世界的一份子,全世界的交流只有增加、沒有減少
,但我不時會聽到有人用這句話來擋掉所有與別國的比較,也很巧的,通常就是那些不願
進步的廢老闆、政客、弱員工...(其實一點都不巧)。我認為這是一種自卑的展現,因為沒
法用道理或證據來反駁別人的檢討,就丟一句"國情不同"來逃避,卻不去探討到底不同在
哪裏&可以怎麼把別人成功的方程式結合到我們特有的環境裡?
以上是ㄧ些對大環境的想法,但我也有一些給一般求職者/員工的建議:
1. 語言重要,"國際觀"和"跨文化"能力更重要
語言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絕對不是個可以靠讀課本學起來的,因為他一直在改變而且參
了很多所謂Non-verbal communicatoin (語調、動作、文化含義...etc),一定要靠不斷的跟外國人
交流來訓練,如果你只是考考試,看看課本,你認為在商場上,你能分辨出客戶是跟你
開玩笑還是生氣嗎?
還有必須說個很殘酷的事實:台灣人總體的國際觀很差...真的很差,國際上發生了什麼事
、流行什麼、甚至連最基本的國籍、種族、族群概念都不了解的人真的相對多數。雖然以
我觀察中、日、韓沒有好多少,但是至少他們的企業有本錢內銷、人才可以得到合理待遇
,在台灣的人才如果真的想要往海外發展,這些基本國際能力一定要有。
實際出國工作、旅遊、求學都是培養這些能力的機會,但是能不能積極培養這些能力都是
看你主不主動。我看過一堆跟我一樣留學生英文爛到爆,也認識一些沒出過國的台灣人
可以跟各國人應對如流
2. 了解國際商業趨勢,自己做功課
有點承續上一點,求職者必須自己知道世界產業趨勢是什麼,各行業展望是什麼,不要只
是一直"可是我爸媽說大公司好、我朋友說半導體有未來、我教授說銀行賺、財經台老師
說某某廠表現好"等很多一直在台灣這個已經落後別人很多的環境裡惡性循環的資訊了,
大家必須自己做功課才能找到好機會,以外國商業新聞下手是一個好起點。X業週刊、財
經台那種就免了...
3. 懂得如何分析資訊來源&可信度
再度延續上一點。我回台灣後一直很搞不懂的是為什麼隨便個減肥成功的瘦皮猴可以變成
健身界聖人、去過幾個國家的人可以變旅遊達人、記者可以成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專
家"、然後一些懂個皮毛的人藉機招搖撞騙?
後來我發現是因為1)學校教育不強調分辨資訊來源 2)語文能力不好,沒辦法自己
找尋國際性資料或分辨資料可信度 3)與世界接觸真的太少,根本不知道有哪些管道去找
到更好的資訊。
有人曾說:"愚笨者總是覺得自己知道很多,智者卻對世界和自己的認知充滿疑慮",這是
美國大學教育很強調的一個觀念,在台灣只追求"正確答案"的文化裡,可能對很多人來說
是陌生的想法。但當你下一次看到某個你很喜歡的網紅PO文時,我建議你不妨花點時間查
查他的背景,甚至用英文Google他所討論的主題,看看國際性學術研究、甚至國外
鄉民對同件事的看法是什麼。
4. 學習如何建立網路上的形象
104以外, 如果你真的想往海外或真正"外商"發展, Linkedin, Twitter, Facebook, 個人
網站都需要完完整整的建立好。任何可以查你名字會跳出來的網頁都要想辦法維護並展現
出專業的感覺。在雇主還沒看到你本人前,這些頁面就是你最好的廣告。
5. Network很重要
很多好的工作都是透過人脈得來的,我指的人脈不是說家裡爸爸認識誰怎樣,那種完全不
用努力得來的人脈看運氣,不過我所說的是培養"增加人脈的能力"。不管是學校,活動,
工作,私人朋友圈等,要懂得如何跟人建立關係,並且維護。你永遠不知道一個人他哪天
能不能幫到你,所以人脈越多是越好的。我曾經從發我感謝函的公司主管被介紹到另一家
公司,最後拿到Offer。甚至從cold email認識學校社團社友,最後輾轉得到Google 內部
referral面試機會。
當然如何維持人脈,如何請人幫忙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獨立講一大篇的東西,最主要還是去
做最重要。也不要以為用人脈可以空降職位,大部分時間只是得到更好的機會,還是需要
進一步面試。
6. 從自己本身開始改變台灣的惡況"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過度理想化,不過卻是必須靠大家努力達成的。如果看到任何不認同,
不喜歡的現象,用行為去改變,去跟觀念老舊的親友溝通,或當你當上主管、老闆、父母
時不要再用老舊、錯誤的觀念去做事
以上這些是我自己看法,我知道很多聽起來很批判,但再次重申,絕對不是沒有根據或為
嘴而嘴,我是真的希望能以半個外來者角度為一些台灣朋友提供些新的看法,也歡迎討論
!
-Ja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