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awy798546 (台灣阿子眉)》之銘言:
: 想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
: 想當初年輕時剛要出社會的時候
: 總是懷著決心跟鬥志
: 但覺得幾年的時間就被環境消磨殆盡
: 感覺每天上班只會了生存
: 而沒有一絲快樂的感覺
: 也無法在工作上找到快樂跟成就感
出社會工作了幾年 也跟不同年齡的工作者有聊過
也漸漸發現一些不同世代的差異
似乎有某些原因讓現在年輕世代更容易產生理想和現實落差太大的失落感
(有些主觀判斷 不一定完全正確 我自己也是七年級生)
這邊就列出一些我認為年輕世代初入職場遭容易感到失落的因素
(只是就普遍性來說 而不是每個人都如此)
1.心中需求層級偏高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人對於各種需求有不同的層級
最低是基本的生理需求 再來是安全 然後是社交(歸屬感) 受尊重 最高是自我實現
在我的祖父母輩那一代 很多十多歲的年輕人心中求的只有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
(因為戰爭 那時亞洲科技也還相對落後 生產效率低.... 能有東西吃就不錯了)
到了父母的世代 他們年輕時生活稍微好一點點
但基本上很多人心中追求的 大概還是在生理需求和安全上
(要養家 照顧家人 所以很多這輩的人會認為工作穩定能養家最重要)
是後來經歷快速發展階段 部分的人內心需求層級才隨著提高
但在現在的年輕世代 多數人從小在基礎生理需求上大多已經滿足
雖然整體社會福利看似沒有歐洲那麼高
但這十多年台灣社會在治安 醫療上提供的保護確實很高
另外加上觀念的轉變和媒體不斷的鼓催年輕人要有夢想
所以現代的年輕人往往出社會追求的層級跳至尊重層級甚至是想追求自我實現
(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在探索自我 但因此越來越困惑的人也不少)
但目標越高 和現實狀況的差距也容易越大
差距越大往往也就越失落
2. 出社會慢
祖父母輩出社會的平均年齡很低
甚至在那年代沒有所謂"出社會"這個詞
從小大多數人都要分擔家務家計 也不少人從小就參與社會上的一些活動
(那個時代 很多人也沒辦法一直在學校讀書)
也因此很早就認識到社會的現實狀況 (也早婚 早生 很早就擔負家庭責任)
或許也因此不少人從小就只能認命去做眼前能做的事 少人有空去想遙遠未來的事
到了父母輩 能讀到專科大學的人變多不少
但對多數家庭來說 很多人還是得半工半讀才能負擔學費
也不少人是工作一陣子才又去夜間補校進修
還有一些人是國中畢業就拜師為徒
所以那個世代不少人在20歲左右就有累積一些社會經驗
讀研究所 延畢 遊學的人相對現在少很多
那個年代男生還得當2~3年兵 在軍中接受普遍慘烈的煎熬....
現代年輕人出社會時間越來越晚 (我第一份正職工作是在26歲)
而且不少人主要生活圈侷限在校園和少數打工環境
但這些環境中比較熟識的人 往往同質性和年齡層都很接近
或許也因此對於實際的社會現況往往真的要等出社會才會有深刻的體驗
簡單來說 以前的人必須面對社會現實的時間相對的早
而現代年輕人有比較多時間在描繪自己的夢想 (但很多人只花時間描繪 沒真的實踐..)
3.習慣的回饋時間變短
以前讀心理學的時候 有上到回饋相關的理論 (獎懲機制)
人類因為有較長的長期記憶 較好的自我克制能力 規劃思考能力
所以能接受相對其他動物更長的報酬回饋時間
換句話說就是人類能為了某個目標
在短期內沒有正向報酬的情況下仍持續努力試圖達到目標
(不過每個人對此忍受的程度差異還是很大)
有不少研究指出 預測個人未來達成目標的機率 自制力會是很重要預測的指標
(不少到達個人自我實現的目標往往要花更多的努力 而中間的挑戰也更高)
也因此耐心 恆心 毅力 這些條件對於追求夢想是否成功會有很大的影響力
但是現代社會環境中的一些因素 讓大家更不容易有耐心....
以前科技不發達 很多事情無法有立即的回饋與反應 那年代只能慢慢等
(與人溝通難以即時通訊 訊息資料的取得得靠翻閱大量紙本 交通效率低...)
但現在科技發達 很多事情已經進步到
我們的行為發生後能夠在短期甚至在意識當下就有所反應
也就是現代社會大家對於習慣回饋出現的時間比以前更短了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大家也越容易沒有耐心
而且面對回饋遲遲不出現時 更容易心煩意亂 焦躁
也因此如果有些目標需要長時間默默付出 但過程中得到的回報有限
在現在社會很多人是沒有耐心把這過程走完的.......
(下一個世代這情況會更明顯 因為更習慣按幾個鍵想要的資訊 東西沒多久就會出現)
所以很多人無法待在同一類型的工作超過3年
因為待了2~3年好像都沒有足夠的回饋 而產生一種與目標越來越遠的不安感
只好選擇換領域再出發 但不少人最後還是沒找到理想目標的路 而陷入迷航情況
這種焦慮也只會使個人對現在的工作更加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