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pf0119 ( )》之銘言:
: ※ 引述《bury0512 (白瑞)》之銘言:
: 怎麼跟我知道的不一樣.........
: 大陸那邊 現在很開放吧
: 你在職位上 有什麼創新的商業模式 敢提 提的好
: 就很容易願意有人買單給你試
: (反觀台灣 ... -.- 沒人先在市場賺到第一筆 沒金主願意衝)
: 空拍、無人機、各種IT創新甚至美國IT業要反過來抄、建築說不完
: 做AI,你做的出來,就有產業願意試來用。
: 開放的心態 造成到處是機會的商業環境
: 新創林立
: 所以有經驗 有能力 即使你年輕 一樣有機會帶人
: 比如:23歲
: 或著你沒學歷,但在偏鄉一點的新創,你一樣能找到機會
: (反觀台灣 ....-.- 銷售店員 限國立大學應徵)
: 如果你一臉仇中的樣子 自然只能聽到你想聽的答案了
: : 最近人生三溫暖 先是找到我覺得挺棒的工作
: : 接著又在報到沒多久整個部門被裁
: : 總之今年應該會是個苦悶的過年了
: : 本來我是想問他我適不適合去大陸工作
: : 但聽下來似乎不是每個人的個性都適合
: : (感覺自己好傻好天真)
: : 她也跟我說這幾年很多台幹朋友 都待不久
: : 能過三年以上的實屬優秀
: : 雖然她已經去五.六年 仍然很想回來
: : 不過她也明白指出台灣的就業市場環境不好
: : 加上規模太小 所以有重重困難
: : 不過大陸實體經濟也是非常差
: : 她常出差去工廠看幾乎倒一片
: : GDP 是靠房地產稱上來的
: : (上海房價還在漲)
: : 似乎在這一點跟台灣有一點點像
: : 經濟靠資本市場在運作 最後都頗慘
沒想到分享一篇文章引來滿有趣的討論
首先先道歉啦 我下標題應該要下上海不要下中國 ><"
看了幾個人的回應 我稍微整理一下前幾天的思緒再做一些分享
首先 3P大有說到薪水 這點我有問 對岸薪水已經實質走向兩極化
不只是我們所謂的M型 大概是 "|_|" 形了...
低階工作確實比台萬爛很多 但高階的可能在台灣的五倍到十倍
(也就是我說的國際薪資競爭力)
我想大家最多的討論在於產業發展的狀況
事實上我同學在做電商之前其實有待過一陣子投行
(她大學是唸經濟 MBA也是很厲害的學校專出華爾街之狼那類的人物)
(但是她想嫁啊 在投行裡面的男人根本不會想要跟一個在投行的女人在一起的XD)
她對經濟狀況的觀察我想應該不會和現實差距太大
她會說大陸的實體經濟很差是有原因的
因為做電商通路的關係 她幾乎每周出差去拜訪各種工廠
她說了 到了東莞那邊製造業大本營
一整片工廠有七成都倒了....
當下我覺得跟台灣幾個早期的工業區真的有像
再來講上海的房地產 我說還在漲其實是保守了
根據她的說法去年大概上漲50%左右
政府當然有公布一些打房措施啦 但是力度並不大
(跟台灣一樣 我們的經濟很大一部分是靠房地產撐著 如果房價崩 銀行先倒)
她也說了 其實打房最簡單就是增加持有成本 拉高持有稅金
不過中央也會怕 GDP可能應為這樣保不了6啦
最後講到互聯網這塊 她分析給我跟我說大陸其實在走美國80年代網路起來那條老路
美國網路最後走到網路泡沫化之前 網路新創公司曾經有一波蓬勃發展
各種平台 電商都出來 那時候只要搞網路 公司一旦IPO就是薛翻
大陸的狀況 大概就是用人口紅利來延緩泡沫的時間
很多產業在對岸大概都是這樣....
只是速度快很多 因為規模太大了 錢源源不斷的湧入(想像一下淘寶可以一天賣幾兆)
相較之下台灣不是沒有新創的能力 而是沒有動能(說穿的就是錢)
就算條件都滿足了我們的scale也太小了 所以會有現在的窘況
不過對於 人才 跟"人性"(這也是她強調想回台灣的主因)
台灣其實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老實說像這樣的強者聽過了幾個案例之後真心覺得
台灣(小廟)容不下他們(大佛)
光是十年前我們在大學階段 她在投行實習的時候我們出來喝酒
她喝完還要回去寫報告 人家能成功也不是沒原因啦
那天同桌的幾個旅外朋友 共通都有說 如果可以 想回台灣(畢竟家在這啊)
但是卻同時都說了 台灣的就業環境 很糟
也同時鼓勵其他人 有能力可以去闖闖看 不一定中國
至少可以同場跟世界各地的高手競爭
有競爭才有進步啊~
畢竟像這樣子的學經歷 回台灣還真的不知道什麼樣的公司開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