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工作選擇不多,房價又低,然後結婚是一種全民運動。這跟我們現在從唸書就有一堆
選擇,到出社會又一堆選擇,結果搞了那麼多,卻還是苦苦追趕不上房價,進而連結婚生
子都放棄算了,轉而追求小確幸,是截然不同的思維觀念。
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真的就沒想那麼多,然後一直做,就有房子然後還幾年還完房貸,其實
是你想太多?
有這種事?
是的,他們很多人在那個年代就確實是這樣子,而這就是他們確實的記憶,所以形成了他
們對人事物的認知,你怎麼講,都難以動搖的。
這點也極度影響了政治,但這就不多講免得偏離。
簡單來說,就像可能有些人才七八年級,就已經開始嫌九十年級是小屁孩一樣。你叫他們
換角度想,這些小孩年輕人將來可能情況更糟都做不到了,何況要求四五年級。
在這些傳統觀念被破壞,無法達成後,進而轉向追求自我,也是很合理的事。就像我們
無法想像真的有出社會買房,然後幾年內還玩,結果房價上漲身價漲數倍的故事。
可是這對他們來說,是合理的。而在上輩,買不起房或是無法成家的,通常是被視為懶,
或人品有問題,更甚至是吃喝嫖賭等素行不良,甚至是犯罪,社會邊緣人。
可是現在,可能是高材生,可能是年薪百萬,可能是從小到大長輩眼中的好小孩,廣大的
一般人,奉公守法的好市民,卻“不認真工作買房結婚”,你不接受,他們更難接受。
而這股氣,怎麼發洩?最快就是逃避現實,互貼標籤。
所以才短短一代,就變成這樣。
即使是溫和一點的,在兩方都還沒解決這問題前,一方也只能狂搬以前的經驗,告訴你要
努力不要想太多,做就對了。而另一方在社會打滾的情況卻告訴他們,埋頭苦幹也只是被
別人利用,雞湯文都變成洗腦文,要瞭解自己,想清楚自己要追求什麼更重要。
都沒錯,但是在彼此對方立場聽來,就是互相不認同,簡直胡說八道。然後轉成各種抗壓
力不足呀,或是冥頑不靈食古不化呀.. 等等的標籤來發洩。
其實就是生的年代問題罷了,一點點簡單說到這就好,免得偏離Salary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