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w689 (台灣689)》之銘言:
: 資工、電子程式組畢業出來最好的工作
: 幾乎都是去IC廠,甚至是去半導體廠當設備
: 反而走純軟體的薪資卻低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系統廠
: 在系統廠寫純軟又比硬體、 driver相關還低
: 在國外很夯的web、app 在台灣做差不多的領的都低很多
: 較接近純軟公司目前比較好的幾乎只有外商
: 本土商幾乎都系統廠,頂多只有做nas的群暉、QNAP
: 比較接近純軟體公司
: 還給的起薪人近百或是破百
: 要說市場小,但是也一堆美國來台灣設軟體研發中心
: 只是薪資follow台灣軟體業,所以其實也頗低
: 例如yahoo之類的...
: 為什麼台灣軟體業這麼慘呢?
不太知道具體的因素。不過,因最近嫩嫩我讀了一點點資本論,
開始在想,軟體生產的產值到底有多少。
產值,這個詞應該都是很直接理解。做了一條麵包,所生產的價值
基本上就是這一條麵包,此外沒有別的。而之後,把這條麵包換算為
貨幣單位,方便於儲存或交換價值。
那軟體的產值呢。我覺得,當第一手生產了這個軟體之後,可以說,
凡這個軟體的概觀及具體的規格範圍,就是所生產的價值。
假設這個軟體第一手是用了三天做完,它的產值就是三天做了一個,
乘以之後販賣的數量。
此後,這個軟體的版本更動並沒有收費,而 debug 可能有收維護費用。
但 debug 會花多少勞動成本?根據我們大家的經驗,應該都是相較於
第一手生產時, debug 佔有有相當高比例的勞動成本。
所以,我猜測,一般會使得軟體產值增加的因素,有兩種:
1. RD 第一手生產軟體的後續維護的勞動成本比較低,即一般來說的「品質好」。
2. 業務賣軟體賣得很多。
本來這些價值,是由以上這二點決定軟體業的薪水多高。而且軟體價值有
可以膨脹的空間,一方面可以在軟體功能方面膨脹軟體的價值,另一方面,
則是由市場買賣的多寡,也膨脹軟體的價值。但是,另外有一些因素,
會減少軟體的產值。
減少軟體產值的因素,除了之前所說 debug 這種本身沒有生產的工作類型之外,
剩下的,大概就是有許多實際上並沒有生產價值的職業角色。
許多公司會區分軟體人員為一些角色,包含 PG, PM, SD, SA 等等,
但仔細看看, PM 這個角色很奇怪,在他的勞動過程中並沒有生產,也不見得
有給 RD 的生產價值加成。(假設只有透過 review 程式的過程,才有給 RD
的產值降低未來的 debug 成本的效用,而據我們所知,不太多 PM 有 review
程式。) 而照理說 PM 是管理角色,他的薪水應該要算是公司的管理成本,
而不是勞動成本,然而,軟體業裡頭的許多 PM 被視為拿等同於 RD 的薪水,
他們的薪水也算作勞動成本。
套用資本主義所講的資本循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