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個缺乏自然資源的國家, 要維持現代社會的許多必要資源都沒有或量不足,
沒有石油, 沒有煤, 糧食也不能自給自足, 我們拿什麼去跟這世界的其它地區換
這些物資? 答案很簡單, 出口貿易. 有出口, 賺取外匯, 我們才能用這些外匯去購買
這世界上的各種物資, 新台幣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是廢紙, 頂多去去東南亞地區某些
地方可以用, 但別人收台幣, 也不是因為你台幣值什麼, 單純就是認為台幣可以拿去
換些美金罷了. 很不巧, 支持甚至決定長期匯率的, 不是彭淮南, 不是央行,
正是台灣的出口業, 出口業賺了美元, 回台灣來跟央行買台幣發薪水, 進口業
才有美元可以買, 去國際市場上購買物資, 因此是先有出口, 才有進口.
想當初政府剛撤退來台時, 假如沒帶那一堆黃金白銀來燒, 台灣死定了.
我想張忠謀的意思, 絕對不是罔顧國內物價, 進口商成本不管, 而是在當下這個環境
在台灣的出口業正被鄰國逐漸鯨吞蠶食, 過去各種出口製造業的衰落, 都是"台灣人"
自己決定要出走的, 而國內也有相對應的產業興起, 但是這一波, 在大量的中低階電子業
外移後, 是鄰國, 不是台灣自己人, 向台灣最重要的經濟命脈高科技產業直接宣戰開打,
我認為, 台灣在這個時候假如不幸的輸了, 後面是看不到有任何產業可以興起來取代
台灣的出口競爭(觀光或許有機會, 但是要很久), 一但台灣的出口衰退之後, 不知道
要多久時間才能再找到新的契機恢復, 這段時間台灣假如想要維持原來的生活,
必需不斷的輸出原來賺取的外匯(老本), 才得以購買世界上的各種物資, 而終究有
一天是會用完的, 台灣沒有足夠的天然資源可以外銷, 台灣沒有強硬的武力可以掠奪,
當用完這一天到來時, 中央銀行會出來講, 很抱歉, 以後新台幣無論多高價,
都買不到汽油, 買不到煤, 買不到麵粉, 因為新台幣徹底的喪失國際價值, 而我們又沒有
外匯來花, 喔....希望不要有這麼一天. 總之在這個空窗期台灣會過得非常慘,
因此在人民還可以"撐"得下去的情況, 張忠謀希望匯率貶值, 稍稍幫出口業一把,
無庸置疑是在為了未來的台灣好, 他這麼一大把年紀了, 還在為久遠的未來做打算,
真的很偉大, 我不是在造神, 我只是在稱讚一個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家. 也希望各位
能像他一樣, 遠光放遠, 放到長久, 不要只是看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