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MSCI新增或剔除個股

作者: isin0802 (財務自由)   2012-12-01 21:17:06
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msci調整短線行情,通常分為三階段,
1.發布調整公告,如11/15日
2.正式生效時間,如11/30日
3.生效以後,如12/1日以後
第一階段,發布調整公告日,
通常有機會會被加入權重,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是該股的市值大到可以進入指數編制範圍內,
當然,除了市值以外,還會考量該股的未來展望及產業前景
但市值大到一定程度,會被加入的可能性就會很高
由於指數的編制是由「人」編出來的,
故一定有人會在11/15日之前先知道消息,
而這些先知者,就會有人提前卡位,
因此,在11/15日公布當天,通常成交量會放大,
賣方有一部分會是這些先知者,而買方會是一些投信基金和積極型的外資基金
理由就是,先知者會有人提前下車,在好消息公布時,賣出
而買方的投信基金和積極型的外資基金經理人,他們認定,正式生效後,
一定會有人買,會是誰一定會買呢?答案就是,外國更大咖的被動型基金
如各國退休基金,這些被動型基金的投資哲學:「資產配置」
他們才不管單一個股的表現如何、展望如何,他們會參考msci指數的編制
直接就買msci的成份股,
故,他們不會費心去挑選個股,採用的是指數型的投資方式。
因此,生效日以後,這些被動型基金一定會買,只是買的方式,會不一樣,
有的積極,生效前就開始一路買,有的被動,生效後,才開始慢慢買,慢慢調整
不管是積極買或被動買,總之,一定會買
套一句,大戶的話:「萬般拉抬皆為出」
像這種一定會有人買的明牌股,一定會有人進場,反正到時,把貨倒給被動型基金
拉抬股票,就怕沒人買,自己被套住,像這種一定有人買的股票,閉著眼精買就對了。
因此,公布日當天,成交量通常會放大,先知者有人先下車,
後知者(投信基金和積極基金經理人)換手買進,
因此呈現出來的技術分析線圖,通常會長成這樣:
「公布日,成交量放大,體質較好的股票,會連漲個幾天,然後再掉下來,
體質較差的股票,當天消息公布,會下跌,但不管當日是上漲或下跌,成交量會放大
之後,會跌個幾天,找到低點,想吃外資豆腐的人,這時,看到下跌就可買進。」
第二階段,公布日至生效日之間,11/15~11/30,通常股價會盤堅向上,
會在11/30日前,股價拉抬到一個高點,且通常在29、30日附近,成交量會放大
理由,就是那些後知者(在11/15公布後,開始買進的人),會選在生效前幾天
開始獲利了結,理由很簡單,生效前,新聞會再播報一次
故,大戶羅輯:「好消息公布前或公布時,賣出」,買方可能是被動型基金,
提前一天卡位,或者是看到11/30日新聞的散戶,激情買進,
重要的特色,生效前1、2個交易日,成交量也會放大。
第三階段,生效後剛開始的幾天,也就是12/1日以後,短暫的數個交易日,
股價通常會下跌,因為要消化那些後知者的賣壓,股價會找到一個低點
接著,消化完賣壓後,股價正式展開一段中期多頭,
理由很簡單,生效後,外國的退休被動型基金,不斷把錢放進來,持續買進
至於要買多少,要看該股佔msci的比重,比重越高,買力越大,比重低,買力就不強
以上大約就是msci的調整,對於股價會造成的影響,
其中,大多數的被動型基金,有可能是半年才調整一次,
因此,msci半年度的調整,效應會比較大,季度調整的效應會較小。
且要看個股的體質,以及所屬產業的位置,基本條件越好的公司,
以上所講的效應會較明顯,基本條件較差的公司,效應較小,
故,若想吃外資豆腐,可從調整的公司裡頭,選一家體質較好的公司
進行上以的操作,可分短線投機(第一階段至第二階段)、中長線投資(第三階段)
這就要看個人的投資屬性為何。
以上是個人心得,自己試驗過,的確是有這個現象存在。
僅供參考,不保證獲利。
※ 引述《bald (好好)》之銘言:
: MSCI今天半年度調整生效
: 我偶然注意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 就是每次MSCI調整前最後幾盤
: 被新增或剔除個股通常急拉或急跌
: 查了一下主力進出
: 瑞士信貸應該為幕後黑手無誤
: 小弟新手 請益各位大大
: 瑞信跟MSCI之間有什麼密切關係嗎?
: 另外 有高手會利用MSCI調整前,特別進出市場操作嗎?
: 謝謝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