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的振興股市方案以目前來看 跟當初的推升經濟動能方案 有何不同??
感覺都只是空洞不實用的政策 然後還不致於完全只是口號
但是出發點 就只是政府要多衝量 多收證交稅 只有對政府最好
可以說出發點 完完全全不在於投資人 也無法滿足投資人的需求
券商夾在中間 或許喝些湯吧
目前看到的兩三大政策 現股當沖 T股掛牌 開放陸資互設大陸券商
現股當沖外 其它兩項 又是靠大陸資金奶水 難到TDR的教訓還不夠嗎??
除此之外 最近大家應該有看到 很多 權證的廣告吧 電視與平面媒體都有
非凡也找夏韻芬開一個權證節目 這也是政府鼓吹的呀 叫小戶去衝去冒風險
業內流行語 現股做到不行 做融資券
融資券不行 做期貨 大台不行換小台 小台不行就換選擇權
結果現在政府就是推期交稅降 推選擇權 害半年10萬變千萬的權證小哥很忙
我覺得這對散戶與投資人 都是一種慢性謀殺 就是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
這兩天的下跌 我看記者訪問張部長(張部長 漲不漲 不漲 不漲)
他的臉就很虛的說 經濟面好轉 長期看好
記者接著問 今天股市下跌 你的看法
他馬上說 短期波動在所難免 超虛的
是誰前些日子才說 8500 也不是不可能~~~
六成的券商心裡OS說 不可能 不可能 我的系統明年四月底之前 不可能好
金管會陳主委昨天才老實的說 對 不可能 現股當沖明年下半年才有可能
明年下半年 到時會有多少人 還記得現股當沖呢??
再說開放陸資跟互設券商 金管會給了額度之後 人家錢真的要進來
幾億 幾億資金 要買面板 要買LED 要買太陽能 要買商辦
金管會 經濟部投審會 甚至央行敢放行嗎?
互設券商 我想政府只是要去求大陸施捨 讓我們的券商可以再他們那邊做生意
大陸的券商 會稀罕來台灣嗎?? 上証 深證 香港的量都比台灣大了
且台灣的券商就快活部下去了 怎會想還來呀
說到T股 李副主委說 吸引目標公司 中移動 中石化等國際級公司來掛牌
以吸引全球資金來台 真是可笑呀 可笑
以中石化來說 上証有 香港有 美國有 誰要來台灣呀
全球的資金有欠缺到 要來全世界交易成本相當高的台灣買中移動嗎??
拼國企股 拼中國公司 是絕對拼不過香港跟美國的
次一步拼全球台資企業 那不是跟F股一樣嗎?? 有需要再多一個名聲呢???
前面 有人建議應該去拼全世界的知名企業來台灣掛牌 我覺得那可以叫做G股
且跟台灣有高度相關的公司 蘋果 谷歌 雅虎 雙B汽車呀 都可以
但是我想拼到的機率 狠低很低 也拼不過香港
至少現在香港有PRADA 友邦保險(AIA) 淡水河谷
以下開始是我的建議
與其去拼個股掛牌交易 到不如拼 全世界的各國指數ETF掛牌交易
證交所可以找ISHARE 或摩根史坦利合作 就相當初跟英國富時合作編台灣50一樣
如果在台灣 可以輕鬆買到聯結道瓊指數ETF SP500 或者日經225 香港恆生
我想交易量不會小吧 且好處都多多
(1)證交稅較低 符合國人投資者期待 ETF 現行證交稅 千分之一 少60%ㄟ
(2)ETF市場目前除了美國非常活絡之外 其它市場 不管是香港或者日本新加坡
都僅有少數跟該市場相關聯結的指數ETF而以 香港多一點是跟大陸有關的
台灣如果致力推展這塊 以交易時差來說 不會與美國相衝突到 且說不定有利
有套利的機會
(3)指數ETF 不會有個別公司的經營風險與財報接漏問題 不會出現TDR
爾必達掛牌一年就倒閉的事件 對投資人來說 也比較簡單
指要ETF與該國指數聯結度高 大家看到日幣貶值日經大漲 跟著買日本 ETF
就有獲利的機會 且在台灣買 交易成本與速度都大幅降低 且沒有匯率風險
就像大陸股市最近股底翻揚 0061寶滬深的表現與成交量都相當不錯
相關的006205 FB上証 006206 元上證 006207 FH滬深 也都被帶動起來
(4)台灣在銀行間銷售的主動是管理的境外基金 不管是庫存或交易量
是以幾千億台幣在計算 這樣的交易利潤都是證交所跟金管會可以著墨的地方
如果在台灣股票市場可以買到東協ETF 巴西ETF 俄羅斯(東歐) ETF
交易成本低 報價又即時自己可以完全掌握 即使是千分之一的證交稅
我想 也會讓政府收的不亦樂乎 且是大幅吸引資金回流的利器呀
而長期的法人資金 不管是保險公司 還是退休金 也都有不錯的較低風險的
投資出口 而發行商也可以因為交易規模的增加也收度可觀的保管費
看看0050之於元大寶來投信就可以略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