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民幣和貨幣政策“被美元化”了嗎?

作者: Blackrice (國際情勢)   2014-01-25 22:13:08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56694.html
人民幣和貨幣政策“被美元化”了嗎?
向松祚
近年來,人民幣“被美元化”一直是人們高度關注的重要話題。“被美元化”有點兒學術
意味兒,不太準確,百姓亦聽不太懂。然而,“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卻是老百姓實
實在在的感 受。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是一個怪現象,解釋起來並不很容易。它與人
民幣某種程度的“被美元化”有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關係。所謂“被美元化”,是指本國貨
幣政策和貨幣供應量深受 美元和美聯儲貨幣政策之影響,本國貨幣政策部分或全部喪失
獨立性。貨幣政策獨立性是指本國中央銀行能夠完全自主調控利率、貨幣供應量或其他貨
幣指標以調控本國經濟
  從國際貨幣演變歷史來看,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管理乃至整個貨幣政策受制於某個
大國的貨幣和貨幣政策,並非是一個例外現象,也不一定是壞事兒。人類貨幣制度之歷史
演變,悠悠千載 ,總共不過四種。
  其一是商品貨幣本位制,譬如金本位制或銀本位制。實施金本位制或銀本位制之國家
,銀行鈔票之發行必須要有黃金或白銀做儲備支持(不一定是100%支持。當年美國是40%
,其他國家的儲備 比例或高或低)。金本位制或銀本位制時代,黃金或白銀儲備不足、
或沒有黃金白銀礦產資源的國家,鈔票發行和貨幣政策必然受制於人。我們可以說各國貨
幣“被黃金化或被白銀化”。
  其二是法定通貨(fiat money)制度。一旦脫離金本位制和銀本位制,原則上各國貨
幣發行和貨幣政策皆獨立自主,靈活操作。然而現實絕非如此簡單,各國經濟實力和貨幣
金融勢力相差猶 如天壤。大國貨幣發行和貨幣政策操作往往對其他國家尤其是小國經濟
有重大乃至決定性影響。19世紀的英鎊和20世紀的美元,身為全球最主要儲備貨幣,位高
權重,影響非凡。其他國家之 貨幣發行和貨幣政策,或多或少皆有某種程度的“被英鎊
化”(19世紀)和“被美元化”(20世紀)。貨幣霸權一詞應運而生,旨在描述儲備中心
國能夠上下其手,為所欲為。其他國家難以 制衡,只好逆來順受,忍氣吞聲。
  其三是貨幣局制度(Currency Board)。貨幣局制度是英國人的發明,目的是為了掌
控大英帝國殖民地的貨幣金融制度。20世紀初期美國崛起之後,其金融貨幣擴張亦多採取
貨幣局制度。所 謂貨幣局制度,就是該國(或殖民地)之貨幣發行,必須以等值100%母
國(或某大國)貨幣為儲備支持,該國貨幣匯率完全與母國或大國貨幣固定,沒有任何浮
動空間。實施貨幣局制度的國 家和地區自然就沒有任何貨幣政策可言,利率和物價水準
皆跟隨母國或大國隨波逐流,潮漲潮落。今日中國香港之貨幣制度乃是從港英當局殖民時
期演變而來,先是與英鎊實施貨幣局,1983 年轉與美元實施貨幣局。當然,1990年代之
後香港的貨幣制度,已經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貨幣局制度(或者不是那麼純粹了),此是後
話,按下不表。
  其四是中國曾經長期採取的固定匯率制度。1994年我國匯率並軌之後,直到2005年7
月21日,人民幣一直盯住美元,是地地道道的固定匯率制度。固定匯率制度與貨幣局制度
之主要區別,是鈔 票發行無需以對方貨幣為儲備。固定匯率制度之完善運行,需要滿足
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外匯儲備足夠,否則稍有風吹草動,固定匯率守不住,貨幣政策手忙
腳亂,往往兵敗如山倒;二是中 央銀行必須放棄調控貨幣供應量來調控經濟。既要守住
固定匯率,又要控制貨幣供應量,短期勉強可以,長期非常困難。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也。
著名的“蒙代爾不可能三角”闡釋的就是這個 基本道理。固定匯率、資本流動和獨立貨
幣政策,三者只能選其二。實施固定匯率制度,要麼管制資本流動,要麼放棄操控貨幣供
應量或所謂獨立的貨幣政策。從這個意義上說,貨幣局制度 和固定匯率制度都是放棄了
獨立貨幣政策(至少是部分放棄),說是“被美元化”恰如其分。然而,獨立貨幣政策並
非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任何貨幣制度,只要能夠促進貨幣環境穩定和持 續經濟增長,
就是好的貨幣制度,至於是否“被美元化”或放棄獨立貨幣政策,無關緊要。公正地說,
回顧歷史,以多個指標衡量,1994-2005年我國人民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確實非常成
功。
  既如此,為什麼最近幾年人們突然開始關注人民幣和我國貨幣政策“被美元”的現象
呢?這讓我想起好像是馬歇爾說過的一句話:“好的貨幣制度就像路燈,只有它出問題時
才會引起人們關 注”。我以為今日人們關注人民幣“被美元化”,主要是因為出現了“
人民幣對外升值和對內貶值”怪現象,深刻影響了老百姓的真實收入。生活攸關,誰不動
容?
  由是觀之,“被美元化”問題的要害是人民幣長期單邊升值和單邊升值預期長期揮之
不去。自2005年7月21日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升值幅度已經超過35%。人民幣匯率
表面上雖說是盯 住一籃子貨幣,其實主要還是盯住美元。事實上的單邊升值,尤其是長
期揮之不去的單邊升值預期,給我國經濟造成多重嚴重後果。
  其一是資產價格的重估和資產價格泡沫。2005-2007年股票市場的資產價格重估驚天
動地,人們曾經山呼萬歲,以為股市會直沖萬點大關!然而好景不長,自6124點開始下滑
,最低跌到1600點 左右,跌幅高達70%,6年過去了,至今還不到最高點的40%。匯率單邊
升值誘發的股市價格泡沫-泡沫破滅週期,與1986-1990年日元被迫升值刺激的股市泡沫-
泡沫破滅週期異曲同工。所幸我 國經濟所處階段與日本不同,股市泡沫崩潰沒有誘發長
期衰退。
  股市泡沫之外,中國幾乎所有市場皆經歷瘋狂的炒作和泡沫。舉凡古董、字畫、玉石
、紅木、硯臺,乃至大蒜、蔗糖,無不大炒特炒,瘋狂絕倫,堪稱人間奇跡。房地產價格
飆漲持續時間最 長,至今依然高歌猛進。然而,我多次說過,我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嚴重
是鐵的事實,早已成為威脅我國經濟金融穩定的最大隱患。泡沫形成和破滅的原因固然複
雜,但是,經濟學和金融學邏 輯告訴我們,單邊升值預期所刺激的熱錢湧入、國內基礎
貨幣快速擴張、低利率或負利率是關鍵力量。
  其二是匯率和利率雙利差刺激無風險套利,進一步加劇熱錢流入,惡化人民幣單邊升
值預期。熱錢湧入,國內貨幣擴張,通脹形勢惡化,央行不得不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脹。越
是提高利率,國 內外利差就越大,套利機會就越多;熱錢流入越多越快,單邊升值預期
就越強烈。雙利差和無風險套利,它們相互促進,相互加強,成為人民幣“被美元化”的
顯著特徵。
  其三、雙利差和無風險套利,必然導致我國基礎貨幣和貨幣供應總量深受外匯占款之
影響。稍微觀察一下2005年以來、尤其是2008年以來的外匯占款和M2總量,二者高度相關
,幾乎是線性關 系。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強化了雙利差
和無風險套利行為,外匯占款和M2增長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
  其四、外匯占款所形成的巨額外匯儲備,反過來又不得不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幫助
壓低美國國債收益率和長期利率。美元利率越來越低,與人民幣利差越來越大,熱錢投機
動力就越猛烈, 雙利差和無風險套利機制就得到進一步強化。
  其五、我國購買美國國債越多,就越是擺脫不了對美債市場和美元的依賴。中國所持
美國國債越多,對美元和美債依賴就越深,我們就越是下不了決心大規模拋售美債。因為
大規模拋售必然 導致美債價格大幅下降和美元匯率劇烈貶值,損失最大者自然是持有美
債最多者。
  此所以美國金融戰略家、哈佛大學教授理查。科伯如此說:“外國投資美國國債越多
,就越難以自拔,美元債市流動性就越高,各國外匯儲備投資就越是別無選擇。” 借助
龐大美元債券市 場的規模效益和鎖定效應,美國國債市場就好比一個巨大的“黑洞”,
不停吞噬或蠶食著外國政府累計的美元外匯儲備。
  其六、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雙利差和無風險套利機制的最大受益者恰好就是世界最
大的債務國(美國),潛在損失最大者則是最大債權國(中國)。尤其令人困惑和惱火的
是,美國赤字和 債務若繼續維持快速增長,美元流動性若繼續氾濫世界,中國(當然不
止中國)將不得不被迫大量購買美元,繼續累計美元外匯儲備。所累計的美元外匯儲備又
不得不轉手增持美國國債。美 元越貶值,我們就越要增持;美元發行越多,我國增持美
債就越多;增持美元和美債越多,國內流動性就越氾濫,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就越是空中
樓閣。
  其七、人民幣及其貨幣政策“被美元化”過程之同時,則是美元地位的不斷加強。首
先是美元全球儲備量直線上升,其次是各國經濟政策對美元和美聯儲的依賴日益加深。我
們只需要指出一 個奇怪現象就夠了。當年美聯儲量化寬鬆伊始,各國一片叫駡聲,貨幣
戰爭之說不絕於耳;如今每每聯儲放風要退出量化寬鬆之時,各國卻又以近乎哀求之口氣
呼籲美國謹慎行事,甚至呼籲 切莫退出!這是真正的進退兩難,這就是當今國際貨幣體
系的“美元悖論”、“美元陷阱”和“美元霸權”。人民幣“被美元化”正是當今國際貨
幣體系或美元霸權體系不均衡、不穩定和不 公正的具體體現。
  至於如何破解人民幣“被美元化”之困境,有時間再說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