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
http://tw.wsj.com/big5/20140329/hrd104757.asp?source=whatnews2
2.內容:
中國的“壞賬銀行”難題
2014年 03月 29日 10:47
Reuters
2013年11月25日,公司上市前,中國信達的高管在香港。
中國的“壞賬銀行”試驗正進入前所未有的深水區。
中國的壞賬處置機構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inda Asset Management
Co., 簡稱:中國信達)正在快速收購不良貸款。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一份
研究報告,中國信達去年的資產規模增長51%,至人民幣3,840億元(合620億美元),遠
高於該公司管理層預期的20%-30%的增速。根據中國信達上市後的首份季度財報,該公司
資產權益比已從2012年的4.2倍上升至4.6倍。
在目前中國企業每天都會爆出債務危機的情況下,中國信達在下行週期中進行擴張的策略
不無道理。中國財政部持有中國信達的多數股權。
投資者的疑問是,中國信達能從這些收購來的不良貸款中獲取多少利潤,以及何時才能實
現這些利潤。該公司稱,不良貸款重組通常需要一直兩年時間。但以當前結構存在的中國
信達從未經歷過信貸下行週期。如果壞賬抵押品的價值出現持續下降,則很難在短時間內
扭轉貸款資產的狀況。在中國經濟放緩和信貸偏緊的情況下,中國房地產和煤炭行業的企
業債務違約事件正在增加,而中國信達持有這兩個行業中的巨額壞賬。
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信達收購不良債務時所支付的價格。信達的慣常做法是以不良貸
款面值的30%至40%進行收購,這一價格應能提供足夠緩衝。但投資者對這些資產知之甚少
。對於那些靠已關閉煤礦或無人居住的“鬼城”房產提供抵押的債務來說,其價值甚至可
能更低。如同中國的金融體系一樣,從很多方面看信達就像一個黑匣子,投資者並不了解
其中內幕。
與此同時,中國信達的業績表現正在下滑。該公司去年資產回報率從3.4%降至2.9%,已經
是連續第三年下降。儘管槓桿率上升,但股東權益回報率卻從15.8%降至13.8%。
由於業務涉及重組、資產管理和經紀多個領域,信達的定位問題仍有待商榷。信達今年的
預估市淨率為1.4倍,略低於中資券商的平均水平。但鑒於其和中國銀行體系的密切關係
,有一種看法認為其股價應該接近中資商業銀行的水平,甚至連市淨率也應該接近。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信達本應擅長的資產追回可能比預期的更加困難。投資者應做好
準備,中國信達的投資溢價可能會有所下降。
AARON BACK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瞞者瞞不識 識者不相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