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英特爾傳擬併購Altera 帶動美股上漲

作者: mooto (退出會比較好, 就退出)   2015-04-03 03:23:10
※ 引述《oca (nessun-dorma)》之銘言:
: 在文章最前面,我想先強調一點
: 對於股版來說有用的應該只有我回文的第一段!
: 我想說的只有一句,假如話題不是你專精的項目時,還是少討論一些會比較好。
不好意思, 的確, 我承認我沒投過FPGA
但...教學相長吧
: 可以請問你口中的 ASIC 排程為何?non-ASIC 排程又為何嗎?
PM先開spec 軟韌體等等各單位開始橋spec
假設是一個IP都很齊的狀態下去弄, 跑完驗證布局
再怎麼快大概也是三個月到半年跑不掉
: 我們就先不管 qual 的驗證時間,暫時忽略不計。
: 首先,你製程轉變,是不是要有相關的產品能做驗證確認沒問題?請問產品哪來?
: 原先 tsmc 投產,拉到 intel 投片到晶片出來,你知道要多久嗎?(正常 12 weesk)
看光罩總共幾道 可能一道0.7~1天
晶圓回來後要測要切要打線要包package
這個都是能夠推算的 正常大概抓2個月差不多阿
: 東西出來之後還要驗證 ok,才能把相關樣品丟給下游客戶做測試與認證。
: 可以請你解釋什麼叫做 不傾向用一般的 ASIC 排程去看 嗎?
或許我講得太過廣泛 我說的ASIC就指SOC吧
FPGA跟我所謂的ASIC(SOC)比
光是開規格花的時間就不同了 (FPGA市占就是那兩家啦 你也不必花時間了)
被規格卡死硬體的設計effort就不同 (ASIC你敢無視area跟power就是等死)
會不會卡在軟韌體開發時間就不同了 (好啦 FPGA也是要開發synthesis tool 算你也有花)
要做的驗證不同 (有些ASIC就是會開那種很高的ESD spec)
更不用面對ASIC可能幾十個客戶拿著奇怪的host要你過認證
當然啦 FPGA難處的不一樣 光是要能弄好軟體可以讓客戶滿意flooplan就很難
: (簡單的說,換製程參數完全不同,錯了搞不好就是 12 週重跑
: 到底有什麼證據可以讓原 po 這麼有信心的那麼與眾不同?
調製程重跑12周會死人的啦
在生產過程就會弄各種參數就先讓你統計了
送樣的時候當然是挑過的給客戶用
: 就如同上面所說的,實際上一個產品從製程驗證到可量產都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 通常只要一個參數的錯誤,可能就是整套或半套的重來!至少就是兩三個月起跳。
: 過往 Qcom 一直是 TSMC 的最佳夥伴,但是也在 28nm 的產能限制上被燙到。
: 到了新一代產品,一開始就新增 2nd source 一點也不奇怪。
: 而且 2nd source 當然要先做好,難道等第一供應商出問題後再花三個月來轉移嗎?
: 我再以一般系統廠能理解的說法來解釋:
: 請問在 BOM 上面建立 2nd source,難道就代表著會對 2nd source 大量採購嗎?
: 也就是說,Qcom 今天會到 non-TSMC 的工廠去試生產根本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這個例子不太一樣 你換BOM 較大問題是價格
你投到另外一廠 APR到wafer都要重調 養的那些RD才是成本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 如果是要samsung要拉客戶 QCOM花的力氣就不一樣了
就像以前smic搞的t-like 就是希望你能少痛一點轉過去
良率出來不好 效能不好 晶圓廠就吞下去幫你調到能用
然後補充一下 現在先進製程的光罩是很貴的
雖然對高通來說也是九牛一毛 但也不排除三星免費讓高通用
謝你的指教 真的隔行如隔山囉
我很多不懂 請不吝指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