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ea5 (Sea)
2016-10-14 10:00:50樺漢藉併購擴大工業4.0版圖
http://bit.ly/2e9uQao
圖、樺漢藉併購擴大版圖
樺漢(Ennoconn)於2016年10月12日宣布透過海外投資擴大工業電腦版圖,
斥資1.528億歐元(約新台幣53.48億元),將成為S&T最大股東。
樺漢董事長吳惠鋒在鴻海董事郭台銘欽點下接任董座。
雙方歷時超過十個月談成投資案。
樺漢科技董事會決議,
透過子公司Ennoconn及樺成國際投資取得德國上市公司S&T約29.4%股權,
並由S&T取得德國Kontron的29%股權,樺漢間接入股Kontron,形成「三角結盟」關係。
德商S&T是歐洲資訊系統軟硬體整合服務商,
去年營收約4.7億歐元(約合新台幣164.5億元),
擅長軟體應用整合,旗下有1,800多名軟體工程師,
產品服務應用領域包括醫療、通訊、大數據、自動化、智能電網及能源優化。
Kontron是嵌入式運算平台技術先驅,去年營收近4.7億歐元。
業界人士透露,S&T著重於軟體研發,應用產業橫跨不少領域,
包含歐洲的KIOSK(無人販售機)、智慧電網與醫療產業,
這些領域正符合鴻海集團朝「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的轉型趨勢。
未來樺漢將融合工業電腦專業及鴻海集團資源,
提供策略伙伴從設計到生產的整額,藉由JDM(參與設計製造)與ODM合作模式,
整合工業自動化、網路安全、雲端通訊、大數據、手持終端等領域產品發展。
樺漢陸續發動併購案擴大版圖,今年(2016)初與德國工業電腦大廠Kontron策略結盟,
斥資約19.3億台幣取得旗下加拿大子公司Kontron Canada(KCI)49%股權,
7月斥資1.62億元再宣布透過子公司Ennoconn Investment取得AIS
(American Industrial Systems) 60%股權,
掌握人機介面(HMI)與工業4.0相關技術等。
8月再斥資2.36億元分階段取得海峽數碼(7455)60%股權,
旗下子公司已拓增至10家。
布局下世代技術及市場,併購是最快速的方式,或藉由打群架式合作結盟。
但是,併購後綜效效果就要看雙方的整合能力,
根據半導體觀察專家陸行之的觀察:
通常完成併購的公司會利用併購案,
來裁撤重複研發的項目和精簡重疊部門及管理階層,
並篩選有潛力的新品發展,放棄或處分不具競爭力的產品事業群;
同時,增加規模,提高上下游的議價能力;
進行折舊攤還那些因併購而衍生的大量無形資產(併購市值超過淨值的部分)。
上述措施短期都會影響獲利,長期要看是否能留住新品開發人才而擴展核心競爭力。
目前來看,恩智浦併購飛思卡爾拓展車用半導體和近場通信就是比較成功的案例。
而展訊和銳迪科合併,英特爾合併亞爾特拉,就比較看不到綜效,
看到的反而是產品延遲出貨,而讓競爭的聯發科和賽靈思受惠。
樺漢併購後綜效效果如何?仍待觀察。
心得:
這投資對樺漢在全球市佔會有很大的影響,逐步實現全球最大工業電腦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