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oolgigi (markus)
2016-12-22 01:34:30如果我沒記錯 張曹不和起源於媒體稱張首創晶圓代工模式 為台灣半導體先驅
這件事讓曹很不爽 因為他認為晶圓代工模式是他在工研院時提出的
卻被當時的上司張否決 認為不可行 結果張去弄台積電後反而以此模式大發利市
後來台積電因為產能滿載供貨不及 要求客戶下單前要先付錢 讓曹抓到機會
曹讓聯電轉型晶圓代工 告訴客戶不如把下單的錢改投資聯電蓋廠來確保產能
聯電因此成為台積電競爭者 曹並放話幾年內要趕上台積電 二者爭執更加檯面化
最後一個爭議是員工分紅 後來因外資和外商強烈要求 台灣考慮修改員工分紅
外資持股最多的台積電首先響應 張的轉變讓曹很不爽 覺得台積電是這個制度最大受惠者
結果張還一副得了便宜還賣乖
至於台積和聯電的分水嶺 一般認為是在2003年為了0.13微米的製程 台積選擇了自主研發
聯電為了早點追過台積 選擇和當時領先的IBM合作 從此台積電技術一路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