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akepupu (4000點快來吧)
2017-07-08 18:45:19最近這幾年因為中國跟香港的股市本益比飆高 (尤其是陸股)
科技股的本益比大多是20、30以上
反觀在台灣IPO的大型股,一堆績優股本益比長年在10左右,到15就算很厲害了
(例如鴻海去對岸IPO,市值一定可以往上跳增不少)
對岸股市高人氣反映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較容易吸引到國際資金
而台灣最後就是惡性循環
股市沒人氣 -> 成交量低落 -> 國外資金不想來 -> 公司IPO的意願不高(籌不到錢)
我的疑問是
既然在中國或香港IPO可以賺到更多錢
為何那些常抱怨公司本益比太低的老闆們不把公司在台股先下市再去對岸上市 ?
就算中間要花三、五年的時間不是也比較划算嗎 (如果市值能增加一倍以上的話)
是法律面很難達成嗎 ?
還是說怕在國人心目中的觀感會不好 ? 例如會被鄉民或媒體說是錢進中國、債留台灣
同樣的,剛遞件申請上市櫃、還在審核中的那些公司,為何不直接去對岸IPO ?
請前輩們替小弟解答,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