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是財金的 一直對於金融的問題感到不解 這邊提出幾個問題
可能有一些想法很幼稚 煩請不吝指正
——————
1. 基本分析的真實意義是什麼?
確切的意思應該是說 這些分析是真的嗎 有確切效度的嗎?
曾經翻過葛拉漢的名著 —— 證券分析 裡面很多指標
在當時完全不被重視 甚至連價值投資的概念 也是過了很久才被大家接受
他所提出的估值方法 風靡一時 然而在葛拉漢晚年也承認他的方法已經不再有效
因為金融市場有其自我實現(or自我不實現)的力量
如果一套方法被太多人使用
那自然也不再有效力 (當然也包括技術分析)
回到現在而言 我們耳熟能詳的各種財務指標 以及判斷方法
之所以耳熟能詳 也是因為廣為流傳 但又因為廣為流傳
是不是也沒有真實的效力呢?
有人曾說 丟飛鏢所構成的投資組合 還比華爾街分析師的平均報酬還高
事實好像也證明這種觀點 分析師尚且如此 我們一般的散戶 所應用的方法
所相信的準則 又有什麼根據呢? 如果有根據 那是不是已經被太多人用爛了
如果沒有根據 那麼投資單純是個人的藝術 如此財金學門又怎麼構成一門學科呢?
財金固然有嚴謹的理論 諸如CAPM APT訂價 但這些模型離現實又太遙遠
難道金融理論終究只能是宗廟之器嗎? 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
2. 所謂估值的意義
這個問題其實也包含在第一個問題中 只是想舉例一下我對於某種分析方法的困惑
就我的理解 估值的形式通常是給出一個目標價 如果是上漲就列舉利多因素
反之亦然 但我疑惑的點是 目標價本身可以反映出什麼呢?
(1) 總有一天會達到這個價格
(2) 現在這間公司就值這個價格
(3) 不知道 感覺這個價格不錯
以目標價動輒上下修正而言 感覺比較像(3) 雖然他很荒謬
如果是(1)的話 也很奇怪 假設現價是5元 目標10元
過了一個月變20元 的確是有經過10元 但這是正確的估值嗎?
如果是(2)的話 也就是假設內在價值是可以量化的
那麼理論上某天真的達到這個價格 且沒有新的資訊進入市場
股價就不會再變動 但實際上幾乎不可能
如果是套用著名的“狗與主人”的比喻
那麼理論上所有沒有重大公開資訊的股票 應該都會常常小幅盤整
但實際上也不然
退一萬步而言 先假設估值是合理的好了 但數字本身又代表什麼呢?
現價10元的股票 目標價訂10元 真的表示他幾乎沒有風險嗎?
是不是其實是50%的機率漲到20元 50%跌到0元下市? 這樣的期望值也是10元
但誰會說他無風險呢?
就我自己來說 我覺得合理的估值應該是列舉一張機率表
EX: 現價10元
+2 (30%)
+1 (40%)
+0 (20%)
-1 (10%)
進而計算期望值 這樣才是合理的估值
然而 以人類而言 又怎麼能確切預估機率呢?
如果有理論可循 是不是又會落入第一個問題的死循環
如果沒有理論基礎 那是不是又只是各說各話呢?
以上有點凌亂 主因也是我對金融還只是初學者
但這是我目前還在就讀大學 對本系的困惑
希望各位前輩幫我解惑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