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PO
終於等到7/1公布了美國6月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海運榮枯與全球總體景氣息息相關
其中最關鍵的客戶端存貨指數續創歷史仍在歷史級別的極低水準(感謝各位勘誤)
顯見美國消費端的需求缺口越來越大
拉貨力道只增不減
加上各家航商7/1後紛紛調漲運價
MSC調漲幅度還是歷史新高
合理推敲今年拉貨會像去年一樣拉到年底
"第四季不見得比第三季差多少"
預期整個下半年都是旺季
極低的存貨水準面對解封後的爆發性消費
縱使部份消費預算轉移到服務消費
但面對美國服務業尚未充分就業
(失業率未明顯下降,失業補助金領太爽)
無法提供完整服務
或者是因為不完整、不即時的服務
導致消費者延遲服務上的支出
而轉移到商品消費上都是可以預期的
簡而言之,商品消費需求減弱力道有限
甚至可能因為恢復工作預期所得增加
進而增加商品消費力道
那爆炸性的運費調漲幅度不會被人為限制嗎?
5月美國FMC宣布無能為力
6月歐盟委員會海事部門拒絕對過熱的集運市場採取行動
6月中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趙衝久表示這是供需問題
全部10分通過讓市場供需決定運價
耐人尋味的是趙衝久明確表示"引導國際班輪公司持續加大中國大陸出口航線運力供給"
這不就是在說"給我運力價格好談"嗎?
中國出口攸關經濟成長率,而經濟成長率是黨的神主牌
運價短期內將看不到天花板
"疫情催化劑還在持續發酵"
全球只要有任何一個地區存在疫情
隨著病毒不斷變異
港口的各種管制措施就必然存在
無法發揮100%的貨物處理能力
還有各國各大經濟體不均衡的復甦
一國急需出口但進口卻不多(或相反),造成物流的混亂不平衡,不僅是海上也包含陸上(
歐洲連貨櫃卡車都缺),這也是極度缺櫃的主要原因
而大量塞港造成航商準班率奇低,航商只好"被迫"取消部分航班,以恢復海運物流正常運
作,這就產生空白航次
空白航次越多=運力減少=推升運價
只能幫小型貨代唸聲阿彌陀佛
綜合以上"海運運輸需求增強"、"運價看不到天花板"、"疫情催化劑還在持續發酵"、"空
白航次減少運力供給",媽媽樂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總體經濟因素越是分析越是頭皮發毛
回到台灣海運三雄
很開心看到萬海的價值被看見
前一篇才在稱讚萬海是超級績優生
短短半個月居然漲了一倍
只能說主力吃人不吐骨頭
雖然5月自結2.45不盡理想
不過看在可能是新航線開辦成本增加的份上
及5/22才漲近海運費(反映在6月營收)
5月略低可以接受
要特別觀察三雄的6月營收
尤其是長榮陽明的長約效應到底可以挹注多少獲利
還有東南亞爆發疫情的利空對萬海的營收有多少影響
是重中之重
今年長榮運力增加超過40萬TEU(大部分集中在下半年)
根據小弟的系統推算
以6月全月FBX超過6000來看
預估第三季可以看到單月500億營收
以及第四季單月600億營收的數字
這代表第三季單月EPS5以上
第四季運價雜音可能比較多,但大量運力增長彌補之下
單月EPS可以看到6以上
長榮H2的EPS30以上,以及全年EPS45是可以期待的
至不濟全年也有40
相信現在市場還遠未反映這個價值
在這個產業世紀轉型的浪潮下
沒有人可以準確預估目標價
小弟認為最理想的是航海王的20年迴歸估值模型
但真的有這麼簡單嗎?我也母雞抖
非常建議大家多聽聽反面意見
隨時提醒自己要警惕任何負面變數
看起來越像送分題
越是讓人不寒而慄
聽到反面意見就抹對方是航酸
一不小心會萬劫不復的
引用我很尊敬的一位投資前輩的理念:「分享標的原因是,希望能以一種幫助人做出更妥
善財務決策的方式來健全自己的致富心態,並與各位結善緣,不論是贊同或是酸酸都是寶
貴的意見。」
以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