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媒體最常出現的閩南語漢字就是"夯"
為什麼選這個字
原因很簡單 就是注音輸入下去 "夯" 就出來了
而媒體使用好一陣子了
搭配旁白口說發音
也變成一種約定俗成的用法
現在只要一看到"夯"
相信十之八九的人都知道閩南語的意思
從這個方向再想到台灣目前閩南語跟客語的"文字化"工作
不外乎所謂的白話字跟漢羅夾雜或是全漢字
這些東西說穿了 不可能會成功
1. 白話字
白話字不適用於台灣
台灣人是學習注音符號的拼音方式
一般民眾對於羅馬拼音是非常陌生的
曾經在某板看到網友轉貼白話字的時事論壇文章
就被斥為是"火星文"
2. 漢羅夾雜
漢羅夾雜就"閱讀視覺"上 對於一般民眾的接收程度
我想絕對是高過於整篇白話字的文章
但是仍然保有一個"缺點" 在這裡的缺點是相對於台灣人而言
就是拼音仍然是台灣人不熟悉的羅馬拼音
也會有部份的人認為漢字不該加上英文字母
曾經見過網友批評一篇漢羅文章
"不要e來e去的"
3. 全漢字
全漢字我相信是普遍華人都比較習慣的
也是一般華人較習慣的漢字閱讀畫面
不過問題仍出在語言輸入的問題....
就算是全漢字的閩南語或客語文章 還是得依賴羅馬拼音系統輸入!!
就算閩南語或客語漢字的標準字已經陸續公布
但還是無法繼續被民眾使用
因為拼音就是一個問題 不會有這麼多"閒人"去新學一套羅馬拼音輸入這些字
這也是為什麼常在媒體上看到"夯" "尬意"
因為這是可以直接用注音符號即打即用的字體
也是最接近這些發音的字
就算今天我知道"尬意"真正標準字的打法
可是問題是 就算我有某套閩南語漢字輸入法
但我根本不會羅馬拼音也很難上手
所以根本解決問題就是 乾脆直接利用現成的注音符號
當作輸入閩南語或客語漢字的拼音
無法表現的音 只需新創幾個新的符號就可以解決了
所建立的基礎就是台灣人長期所學的注音符號拼音概念 即打即用
只要這套靠注音輸入閩南語或客語漢字的輸入法被開發出來
我相信不用多久 "統一標準字"的觀念就會深植民心
單單看現在各式媒體就知道了
出現過的"夯" "尬意" "水某" "安怎"
或是傳統閩南語歌詞約定俗成的字
出發點都是因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