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優良心得由李易洲和高筱君同學獲得
恭喜他們!
也請大家繼續加油哦:)
◎李易洲
就我對企業的概念,我總以為獲利即是要降低成本,看著現在大陸代工的發達,似乎
早已認定這就是企業生產的唯一準則,今天在講座中所學到有:「日本企業政策與歐美的
不同」,歐美大多數公司都採用「模組」開放形式,國外的廠商大量地與EMS/ODM結盟共
同通動產品模組的開放化,因為價格的下跌導致電腦進入一種新的里程碑,此時日本企業
卻獨樹一格,持續發發具有獨特設計特徵的產品,創造集中價值,令我欽佩的是,當世界
的經濟型態不斷地改變,日本企業卻能選擇與眾不同的企業之路並勇往直前,我不敢說這
一連串地改變之中沒有稍稍妥協的意味存在。看到這篇文章報告時,讓我產生了一種「日
本在對抗世界企業地心引力的方式」到了最後,雖然仍有公司仍在開發有獨特設計特徵的
商品,但日本也有部份公司開始了開放模組的企業的生產,以及電腦的定位從上業人士導
向移轉成Commodity(日常用品化)。
再來還有談到日本企業的人事制度,很早以為就有聽老師稍稍提起過日本的三大神器,原
來漫畫中我們常見的那些坐在椅上飽食終日的會社員的形象就是源自於此阿,就像日本大
學院的老師對於學生也都屬責任制,因此常常聽學長說;如果你想進入某某大學院,只要
取得教授的內定,考試那些就不是太重要的東西。因此這個觀念也深植於早期日本職場上
,日本對於員工也是抱持著負責的態度在任用著,雖然這種制度確實有改進的必要,但之
前我研讀了蹈盛和夫的書籍,發現他旗下的公司仍好像維持終身雇用制,他也曾發表以「
領導人對企業治理應有的態度」為題發表演說,並強調所謂的企業倫理,希望能營造出「
家」的感覺。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發現我無法將一件事情定義絕對的善惡,當你追求的未來不同
,路也會不相同,因此我無法判斷哪一種企業的方針才是唯一正確。當我們在道路上前進
時,前方往往會有不同的選擇等著我們,我不能認為凡事應勇往直前,或許我們的價值觀
也在不斷地改變,我所能做的就只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