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臺灣歷史地圖出版

作者: hqq (地圖工作室)   2016-04-02 02:39:23
http://blog.xuite.net/hqq.hqq/blog/398421603
https://www.ylib.com/book_cont.aspx?BookNo=WAR03#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遠流‧智慧藏共同出版
地圖繪製:黃清琦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遠流‧智慧藏共同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臺灣歷史66 個重要主題,將主題中的人、事、時、地、物等元素轉化為地理空
間資訊,繪製135 幅歷史地圖;並精選28 幅17-18 世紀古典地圖及20世紀日本時代的舊
地圖,進行部分解讀或考訂;另搭配105 幅歷史照片輔助說明,共同呈現臺灣歷史重大進
程中的各個視角與樣貌,是一部可輕鬆閱讀、深入感受的視覺臺灣史。
轉貼吳密察老師的序
目前國內所稱的「歷史地圖」,有兩種涵意。第一種涵義指的是歷史時代所製作的地圖,
第二種涵意指的是呈現歷史時代地理資訊的地圖。這裡所謂的歷史時代,在時間範圍的界
定上相當寬鬆,數百年以前固然是歷史時代,即使只是數十年以前的日本時代,也有可能
被說成是歷史時代。因此,台灣所說的歷史地圖經常不是很古老的地圖。
上述之第一種意義的歷史地圖,即歷史時代製作的地圖,有一些是指並不強調精確尺度、
比率、座標、方位,而是以示意為主要內容的地圖,即西洋之古董地圖(antique maps)或
中國傳統之山水畫式的地圖[以下將這兩個製圖傳統製作的地圖稱為古典地圖];另有一
些則是指製作時代並不是距今太久,而且也已經是以強調精確尺度、比率、座標、方位之
製圖方法所製作的地圖。這種地圖與上述的古董地圖之性質,其實完全不同,甚至應該被
歸類為近代地圖,但因為年代稍久,在國內也受到特殊對待,因此姑且稱之為舊地圖
(old maps)。
古典地圖和舊地圖上的諸多歷史時期之地理資訊,固然可以供地理學所用,當然也可以被
當成史料而為歷史學者所使用。但是,古典地圖之繪製方法(姑且稱之為「文法」)與目前
一般人已經習慣之近代地圖不同,其標記內容(地圖學者稱之為「(地)圖資(料)」。,這
裡姑且稱之為「詞彙」)也不一定一致。因此,古典地圖的解讀有難易不等的知識門檻。
為了讓一般人更精準、更容易地讀取這些古典地圖,便必須進行一番類似從文言文轉換成
白話文的「翻譯」作業。這種將古典地圖「翻譯」成近代地圖的作業,顯然是歷史學者與
地圖學者的一項重要工作。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出版的『台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2010)
,就是將清末的一幅台灣地圖(「台灣輿圖」)「翻譯」成近代地圖的一個例子。但這只是
一項相對單純的翻譯作業。古典地圖「翻譯」成近代地圖的過程當中,經常還須要加上一
番歷史地理學的考證、比對。1990年代,翁佳音教授解讀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則是國內一個比較有名的這種例
子(翁佳音『大台北古地圖考釋』,台北縣文化中心,1998)。
至於將歷史時代的地理資訊標示在近代地圖上的工作,則有各種可能性。施添福教授透過
田野調查與文獻史料,考訂出台灣北部沿山地區的土牛線並將之圖示化,不但是個有名的
例子,而且還因此帶動了一波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風潮。地圖所具有的圖示性,可以補充文
字敘述的不足,而直接訴諸視覺理解,有助於理解空間因素,因此可以作為歷史敘述之補
充而達成畫龍點睛的效果。這也是一般的戰爭敘述,都會附上相關地圖以強化敘述效果的
主要原因。
台灣史領域裡需要考量空間、環境因素的主題相當多。例如,拓墾史、戰爭史就是顯例。
吾人期待歷史地圖終將會在台灣史領域裡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次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的『
台灣歷史地圖』,或許還未臻理想,但顯然已經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作者: daisyleeak (竹宣)   2016-04-15 15:2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