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研究陳悅記在南洋的貿易網路,查到阿祖(陳悅記日本時代末期的管理
人)在日本時代時常進出菲律賓,應該當時在菲律賓也有陳悅記的商鋪,所以
要時常來往台北菲律賓之間,但竟然也查到家裡面從來沒有任何人提起的一
筆資料,也就是二二八事件發生後,阿祖曾經偷渡到菲律賓被警總引渡回台
,被關押在東本願寺,同行七人多是大龍峒、大稻埕人,應該沒有重名的問
題。而解密的二二八叛亂名單中當時陳家的領導人陳培謹、陳錫慶等人也都
在列。
於是大概查了一下當時我們家族的產業在二二八事件時,是否還在?例如
1935年還榮登台灣博覽會紀念地圖的紡織業翹楚台灣織物,結果發現,二二
八發生前早就沒了,全部都沒了.....當時接收陳悅記家族諸多產業的,主要
是台灣省貿易公司、台灣省農林公司(現在樂花園還跟他們買茶喔)以及台灣
省工礦公司。
當時被接收的企業有上百家之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成為今日的黨產:
1. 台灣省貿易公司(貿易局)接收大型紡織業、菊元百貨等
2. 台灣省農林公司接收日資企業56單位
3. 台灣省工礦公司接收日資企業121單位
當時陳悅記家族經營的產業主要都是非常領先的鋼鐵、紡織,多半來自於陳
家子弟受日本工業教育學習到的技術,以陳家的人才、土地、同安人貿易網
路,再結合日方資本。所以在股權分佈上都是中日合資,但都被當作日產接
收。當時國民黨最重要的海外支持者陳嘉庚(同安人,陳悅記遠親),以及日
後承購台鳳的謝成源(大稻埕人),都曾經上書蔣介石為台灣企業家辯駁。
蔣氏政權過去常洗腦我們,他們從上海國庫搬出的黃金是戰後台灣的經濟命
脈:「政府在搬遷來台的初期,如果說沒有這批黃金來彌補財政,經濟狀況
早已不堪設想,哪裡還有今天這樣穩定的局面!」蔣經國則稱這批黃金為「
全國同胞血汗之結晶」和「國脈民命」。其實日後統計,當初這批黃金僅有
277萬兩。
而這些被台灣省貿易局接收的公司,到底幫國民政府賺了多少錢呢?「民國
三十五年十二月:本年度本局盈餘餘計四億六千萬元」(同一時期民國三十一
年中國沿海富庶的福建省盈餘僅約三千萬元)
當時台灣省政府除了接收日產,還以達成孫中山「民生主義」的理由,刻意
將接收日產工廠生產的物資,以低價入市,與其它百分之百為台灣人所有的
公司行號競爭,一年之間台灣人經營的工廠商號倒閉的有上千家之多,失業
人口有數十萬人,台灣全島一片民生凋敝。
這是二二八事件發生前的台灣。
看到這一章,陳悅記到日本時代末期已經進展到鋼鐵、紡織產業了,同一時
期林本源還在做塞50萬元紅包,想跟陳儀取得福建鴉片專賣權的事,陳林百
年商戰究竟是誰勝誰贏?真難斷。但最近讀戰後書寫的台灣史,非常明顯在
台北史中陳悅記是有計劃的被消失的,老妹還提醒我最近寫這麼多東西,最
好先準備好不自殺聲明。
附上當年陳德星堂的鄰居達觀眼科創辦人洪長庚博士拍攝的陳悅記大山鋼鐵
制作所歷史照片。
來源:Dave Chen臉書 https://goo.gl/2vBkJb
心得:又是一頁少有人知的台灣史、台北史。什麼時候,這些故事能受到台灣人
的重視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