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跟轟炸沒關係
但我想大多數人已經回想不太起來,當年課本怎麼講二戰時的台灣了,
甚至連有沒有談到,都懷疑起來,似乎好像台灣被忽視了。
趁這個機會,我也把舊歷史課本的相關語句摘出來好了。
資料來源同前一篇貼文。
由於與台灣有關的語句不算少,特別是1990年代版,其實挺多...
以下只摘出我個人覺得有興趣的地方,請見諒。
1960年代版
中國之所以不顧一切而對日抗戰,一部分原因卽是爲了臺灣,
並有不少臺胞在內地參加抗戰工作。
1990年代版
(我個人是念這個版本,老實說,我居然不記得念過這些了)
時值中國對日抗戰,日本國內已進入戰時體制,人力物力消耗至鉅,
亟待臺灣同胞全面協助,供其驅使和榨取。
因此由同化政策更進一步,積極從精神層面消滅臺胞的民族意識,
生活層面脫離漢民族的樣式及色彩,全力推行所謂的「皇民化運動」,
要求臺灣同胞完全「日本化」,做真正的「日本人」。
至於國內推翻滿清、北伐統一、對日抗戰,均有臺胞參加奮鬥,
他們在軍政及文化界均有成就和貢獻。
(連二二八都有提 我都忘光了 哈哈)
臺灣光復之初,因戰時的嚴重破壞,戰後的動亂與經濟恐慌,
人民失業眾多,生活困難,社會問題相當嚴重。
陳儀擔任臺灣省行政長官期間,當時臺灣省行政體制特殊,
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連中央政府在臺灣的派出單位亦均受行政長官節制,
其權利與日據時期的臺灣總督無異,
使得朝暮等待光復、回歸祖國的臺灣同胞大感失望。
加以行政長官公署軍政措施失當,實行經濟統制,
部分官員貪瀆及軍紀不良,更造成人民的不平。
適因取締私煙發生官民衝突,引發三十六年的「二二八事件」,
無辜人民遭受波及,頗多傷亡。
國民政府主席 蔣中正先生聞變,嚴令陳儀負責制止報復,否則以抗命論罪。
旋即撤換陳儀,改組行政長官公署為省政府,革新省政,並宣撫民眾。
為了撫平事件帶來的創痛,
行政院特於七十九年十一月成立「二二八事件專案小組」,
研究事件真相,俾對歷史作一交代;
並由李登輝總統向死難者家屬道歉,政府發給補償金及建立「二二八」紀念碑,
以慰不幸死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