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語的困境,
看看今日十八歲以前都會區年輕人的作息可知一二
1.三歲以前在家父母/祖父母或褓姆帶,
幼教頻道可能一天看3~4小時,愈來愈罕用族語;
2.三歲開始上幼兒園和安親班,
一天6~8小時在外,學校講雙語:華語和英語;
3.七歲開始上小學,下午放學有才藝班,
一天10~14小時在外,學校和才藝班都講華語;
4.十三歲上中學,放學後開始補習,
一天12~16小時在外,學校和補習班當然都講華語。
也就是說,
現在的都會區家長忙於生計,
年輕學子忙於升學準備。
家庭功能外包,
家庭和社區從三歲起就漸漸退居生活二線,
最早3歲最遲10歲開始,
回家大概只有吃晚餐做功課洗澡睡覺。
那些主張「說母語從家庭做起」的是活在象牙塔嗎?
我在上幼稚園前還不懂華語,
家庭社區是閩南語環境,
但到了十歲已經不能和祖父母溝通。
校園師長同儕的影響絕對不下於家庭。
當然也有不上幼兒園、才藝班和補習班的,
這些除了少數自學有家長或親人帶頭,
其他大都是問題家庭。
這些人除了坐實語言位階以外有什麼實際作用?
要改變現況不是不可能,
可以分兩階段作:
先恢復民眾對本土語言文化的信心,再作進一步的實際發展。
現階段具體的作法容我再野人獻曝一次,
1,中學階段的本國語文教育改制:古典漢文時數宜改為「本國語文學程」,
讓古典漢文和本土語言並列選修,配合語言認證設計專題課程,
讓學生、家長自由選讀,並列入升學甄試評鑑項目。
至少讓有心學生、家長可以在無升學壓力下從事本土語言學習,
間接培育本土語文人才(教學相長)。
--順便一提,古典漢文教育也該一併改制專題研討,廢除填鴨學習。
那麼,小學階段現況可以作什麼改善呢?
我認為頂多提供再一節的鄉土語言選修或是增列相關的綜合活動課程。
族語小學現在在師資培育和家長意願都有很大的問題。
2,訂定「地方自治語言」:可分兩級,縣/市級和鄉/鎮/市/區級,
依臺灣語言的複雜程度,制訂「國家語言」是沒有意義的。
各縣/市議會可以自訂通用語,
原住民固有領域可訂定鄉/鎮/市/區級自治語言,
各地得針對公職人員制定相對語言能力和語言使用規範,
配合推行相關語言檢定和文化活動。
只是(放大絕起手式),
若要做得好需要進一步的深化地方自治,
從選舉制度到社區組織都需要改造。
國人所推崇的法式自由和這種聯邦/邦聯形式的自治理念有所扞格,
固有族群和外來族群的認定與調和、跨語言的翻譯工作等等也不無爭議,
但「語言自治」不失為一種可行的嘗試。
語言是用進廢退的,
以上兩項若做得好,
本土語言有了擅場,
人民的自我文化認同度才有機會回升;
認同度的回升又可以強化、鞏固本土語言師資和環境,
才得以再進一步發展教育文化事業。
總之,
族語復振絕不會是像一些激進人士主張的那樣,
念念政治咒語,
把蔣介石請上身強勢回歸就一切搞定。
愛爾蘭紐西蘭語言單一人民有共識,
一樣面對不少阻力,
遑論臺灣這個語言複雜度可比南非印度的國家?
「本土意識」既已形成主流,
「本土文化意識」的培養自然可以從長計議。
理性負責謙卑,
基於現實的討論才有進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