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韻] 外來語翻譯應善用入聲字

作者: cuello (cuello)   2021-01-26 16:55:36
剛剛聽到公視在講"巴洛克" (Baroque, 或德: Barok)
他們是直接把這三個字用台語唸出來
我一直覺得這是值得討論的
像這種情形, 直接用 "巴洛", 或 "巴樂"
不是就發揮了台語裡入聲字的優勢嗎?
雖然意大利文講 Barocco, 後面多了個母音
但是用 "克" 只能又遶一圈把閱聽人搞糊塗.
由於沒有字尾的子音 (塞音, 或 stop)
北京話的音譯一向都要多加一個音節
台語音譯外來字的時候,
如果把這個嚴重妥協的結果
再逐字翻譯到台語, 經過的兩次失真.
結果常常是很不堪的
為甚麼不讓台語直接面對外來字呢?
難道是因為講台語的通常不懂外語嗎?
我想舉個更能突顯這種優勢的例子
大家先用台語唸唸看 "北達"
然後在路上訪問任何未知國籍的老外
問他們 "北達" 是在講哪個地方?
也可以再用 "巴格達" 作同樣的實驗?
其實不用去真的去做也容易料到實驗結果
因為 "北達" 直接對應到 "Bagdad".
那... 為甚麼我們總是要繞一大圈
弄出個四不像的音譯呢?
我不曉得大家是否同意
是的話. 希望這裡的同伴可以推廣
並多多解釋, 推廣這種音譯上的優勢
並善加運用
作者: shyuwu (El Cid)   2021-01-26 21:49:00
我家己咧音譯嘛是盡量使用入聲字
作者: Datow (NDHU)   2021-01-26 22:46:00
同意 既然是音譯 就該直翻 不該多一層的語音轉換
作者: tuaotuao (海底火山)   2021-01-26 22:52:00
台語當初要是像越南一樣直接廢漢字,音譯的問題迎刃而解了,現在搞成這樣....脫褲子放屁,文字還是依附華語而活著,外來語還要另外記漢字,說到底台灣人還是漢字崇拜,兩岸一家親,喀喀
作者: lesautres (地獄即他人)   2021-01-27 01:44:00
我咧翻嘛盡量按呢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21-01-27 09:49:00
贊成哦,我上次翻譯saxophone用「 sak鎖風」同理
作者: mash4077   2021-01-27 11:17:00
常聽到台語主播以國語唸外來語,甚至是本國人名及詞彙
作者: littlebaby27 (在家上班)   2021-01-27 17:54:00
外語就盡量照原音來唸就好,完全免顧慮台語第幾聲,逐家即陣智識攏袂歹,毋免去就老伙仔人。
作者: linee39 (科科)   2021-01-27 18:03:00
越南國語字那樣外來語直接保留原拼寫(非拉丁字母文字還會有轉換問題)會產生另外的問題,就是你不知道原語言怎麼唸就不能我口讀我手。不是逼着萬事通所有語言都要會一點(根本變成語碼轉換而不是在地化的外來語),不然就是每個人亂唸互相聽不懂。結果衹有一些最常見的外來詞彙纔在口頭交流上形成約定俗成的唸法(這過程不關文字任何事),較少見的外來詞彙就各憑造化了
作者: thundelet (派大星)   2021-01-27 18:19:00
台灣袂少古早地名就有用入聲字,來翻譯原住民語,譬如:蛤仔難(kebalan)、沙轆(salach)
作者: saram (saram)   2021-01-28 05:59:00
入聲不同於西洋拼音語的尾子音.中國古代的音譯規則還保留至今.佛教經典裡多得很.北京話算是新語言了.古代哪有北京話?
作者: shyuwu (El Cid)   2021-01-28 11:11:00
廣東話Beckham就是碧咸,直接入聲字沒在跟你五四三假使講羅馬字寫到外來語就愛保留伊久底兮拼寫,敢袂傷奇怪?原底著寫羅馬字兮語言百百款,按怎唸你敢會曉?閣再加上其他語言毋但一款兮羅馬化方案,恁敢讀有?
作者: linee39 (科科)   2021-01-28 12:52:00
越南文這馬就是按呢,原文拼寫捌會得但是唸袂了
作者: nsk (nsk)   2021-01-30 17:46:00
trump怎麼翻成特朗普丶也是一絕
作者: saram (saram)   2021-01-30 23:07:00
漢譯字有兩種1是把tr分開處理.2是合併處理.所以那差別只是風格.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21-01-31 01:29:00
粵語更猛,「侵」一個字就解決英語tr子音串中的r是proximant像臺灣這樣翻成翹舌音我覺得比起每個子音都一定要配出音節來說,自然多了。當然,像荷語發音Trompe因為r是閃音,就比較需要讓t跟r各佔一個音節變成「特隆普」style不一定有對錯但會有市場偏好。
作者: lesautres (地獄即他人)   2021-01-31 01:56:00
其實加寫加翻上重要,等到有委員會毋才有語料予你改共原文標好,這馬佮意按怎翻攏會使,主要是「文」愛寫有夠額,逐領域盡量去寫,較贏佇遮爾幼路的所在求統一
作者: saram (saram)   2021-01-31 03:10:00
尾字-st 在過去漢譯裡幾乎全是"斯特".不同時代的漢譯家也是互抄.不管他是哪裡人.我反過來想,翻譯家並非想老實的盡量呈現原音.有甚麼意義?翻成漢字,就有本土風格了.要不然乾脆寫原文,讓大家讀洋文.還有,看到佛經的"婆",如果是尾字那肯定是v.或va.和尚們也不會把婆改為波/坡/潑....這就是定型字.僅用於佛經.曾經有人把中土佛經倒翻為梵文,居然成功,一字不差.因為一時找不到梵文本.後來在他國發現原本,才證明了.
作者: kiuyeah (kiuyeah)   2021-01-31 19:15:00
問題是台語無彼呢環境 會當弄一呢家己的翻譯
作者: annisat   2021-02-05 00:45:00
最近拄好研究著cepstrum,這馬的翻譯是"倒頻譜"若是用入聲就會使翻做"入譜"(頻pin->入lip)
作者: angmoobi (愛星)   2021-02-18 10:42:00
現在就是華語比較大,任何非華語者都是小孩,只能跟著華語大人的腳步。我只是陳述目前現狀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21-02-18 12:43:00
華語勢力大是現狀,但其他的「只能」等等框架都只是心態問題,不要被箍住就好。華語沒有獨大之前,或甚至還沒制定出華語以前,東南各語言入聲字早就有被拿來譯外來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