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聽到公視在講"巴洛克" (Baroque, 或德: Barok)
他們是直接把這三個字用台語唸出來
我一直覺得這是值得討論的
像這種情形, 直接用 "巴洛", 或 "巴樂"
不是就發揮了台語裡入聲字的優勢嗎?
雖然意大利文講 Barocco, 後面多了個母音
但是用 "克" 只能又遶一圈把閱聽人搞糊塗.
由於沒有字尾的子音 (塞音, 或 stop)
北京話的音譯一向都要多加一個音節
台語音譯外來字的時候,
如果把這個嚴重妥協的結果
再逐字翻譯到台語, 經過的兩次失真.
結果常常是很不堪的
為甚麼不讓台語直接面對外來字呢?
難道是因為講台語的通常不懂外語嗎?
我想舉個更能突顯這種優勢的例子
大家先用台語唸唸看 "北達"
然後在路上訪問任何未知國籍的老外
問他們 "北達" 是在講哪個地方?
也可以再用 "巴格達" 作同樣的實驗?
其實不用去真的去做也容易料到實驗結果
因為 "北達" 直接對應到 "Bagdad".
那... 為甚麼我們總是要繞一大圈
弄出個四不像的音譯呢?
我不曉得大家是否同意
是的話. 希望這裡的同伴可以推廣
並多多解釋, 推廣這種音譯上的優勢
並善加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