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應思聰真的能幫神經病患去污名化嗎?

作者: leon80148 (leon)   2019-04-15 02:27:08
精神病一直是個很難也很複雜的社會問題阿
這些病人明明在醫院都好好的阿
就如同該劇醫師說的他就負責開藥而已
但然後咧?
病人好了終究還是得出院,之後還是要回歸社區
醫師或醫院怎麼可能管的到社區的事情,就算是醫院社工也很難去管院外的事情阿
很多病患都是因為多種原因如家庭、社會等等的環境因素刺激
導致發病,然後症狀變嚴重到被強制送醫,接著可能治療好了出院
但是出院之後回到社區,但很可能就是等於又回到原本的刺激環境或者不適應
這些危險因子都會再次導致病人復發或症狀變嚴重
甚至有些病人沒病識感根本都不規律服藥
然後就進入了loop
復發->嚴重到強制送醫或住院->治療穩定出院->回家中->又再接觸到危險因子->復發
所以其實精神疾病最大的困難還是在社區的部分
家庭或社區當中的支持夠不夠、有沒有足夠的資源連結等等都很重要
這些都不是只有醫療端的問題
很多事需要各種專業如社工、心理師、村里長等等的資源合作才能有效管理
所以其實這些病人回歸社會後,最好還是要有人來定期追蹤或管理病況
作一些資源連結,或者定期訪視評估病情才比較好
但現在台灣的精神疾病管理怎麼做? 台灣根本沒有獨立專責單位來負責處理
然後居然是把這麼重要的事情丟給衛生所的公衛護士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9281
對你沒看錯就是衛生所,就是那個賣保險套或者在做衛生教育癌症篩檢的衛生所
而且衛生所的公衛護士通常就只是一般的護理師而已
根本也不是什麼精神科專業或在精神科臨床直接學習過的護理師
而且一個人要負責的個案數也不少
我住的這個區人口4萬多,但卻只有5個公衛護士,然後要負責200多個人
聽說有些地區比例更誇張甚至要負責300-400人
上面那篇報導說英國一位個案管理者負責12人、韓國一位個案管理者約負責50人左右
所以公衛護士一個人管這麼多人怎麼可能好好的追蹤跟管理
最好笑的是聽說衛福部因為前陣子精神病患攻擊的新聞變多,發現了這個問題
結果最後的決定居然是增加公衛護士的書面管理報告量或流程複雜度,根本...
所以你說台灣的精神病患在社區中怎麼可能會順利融入社會?
而且很多人其實也不能接納這些病人,甚至會排擠或歧視
也有連家人朋友都不敢靠近也不想管的
有些家屬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都自顧不暇了怎麼照顧精神病患
然後就是等著爆炸
有些可能在發生嚴重社會事件之前就被通報強制送醫,運氣不好的就.....
不過也有些就像哈哈哥一樣,雖然沒什麼攻擊性也很穩定
但因為鄰居害怕乾脆就直接叫警察跟公衛護士強制送醫了,這就牽涉到一些人權問題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