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正文為代po,是家母看完5、6集時寫的感想,原刊於「獨立評論@天下」,亦被「俗女養成記官方粉專」及「華視娛樂show粉專」轉貼,想在此分享給台劇版的大家,但她
本人沒有ptt帳號,故依照其意願由我代po)
網頁圖文好讀版: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23/article/8430
(以下正文)
8月4日晚上,我在華視頻道欣賞了《俗女養成記》首播,一開場就讓我驚豔。劇情節奏明快,詼諧幽默,一邊笑一邊有一種輕拂我心的感動,還帶有微微酸苦心疼。這麼精湛微妙的「台式新喜劇」,才看一次我就大力向朋友們宣傳。
看戲的親友中有單身熟女、有資深媽媽、也有中年男性,奇妙的是:似乎每個人都從《俗女》裡照見自己,彷彿重覽一本塵封的舊日記。可見乍看設定給「都會大齡未婚女子」的《俗女養成記》,格局不只是「六年級女性成長史」,還鮮明呈現了歷史縱深、社會氛圍
和集體記憶,種種圍繞故事主軸的小細節,也勾出那個時代特有的人情況味、尷尬與幽微。
■垃圾桶撿來的孩子、字正腔圓的「偽外省人」……
在《俗女》裡看到小嘉玲的阿嬤頻頻要幫她把鼻子捏高,我馬上想起幼小時候鼻子被媽媽
捏得好痛,聽到她說「不捏就會變成『菜剉鼻』」(「菜剉」是刨絲器的台語說法,「菜
剉鼻」相當於國語的「朝天鼻」),就擔心自己會長成醜八怪。小時候常常因大人的謊言
哄騙而惴惴不安,但這些驚嚇都比不上當大人告訴你「你不是親生,是從垃圾桶撿來的。
」《俗女》第6集中,小嘉玲因為阿公這句話而開始自我懷疑,而至傷心離家出走的情節
,一點也不誇張。
我本身沒有被說過是撿來的,但周遭有不少人有與小嘉玲類似的心情。有位女性朋友在四
姊妹中排行老么,小時候聽媽媽說自己是「多生」的,好幾次丟到垃圾場,看了可憐又撿
回來。另一位男性親友收看《俗女》,也憶起自己小時候被說是從垃圾桶撿回來,之後覺
得自己好像是可有可無,很怕哪一天會被帶去丟掉。可見這種說法在當時有多麼「流行」
,甚至成為那個世代孩子們的集體陰影。
現在哪個孩子不是寶?回頭看當時大人對孩子的「逗弄式恐嚇」,真是不可思議。也許因
為當時普遍孩子生得多,負擔大,養育裡「恩施」多於「愛」。也有可能大人對於「生育
」問題該如何回答感到尷尬,沒有能力和勇氣解釋,而以遮遮掩掩、避談情感的說法來搪
塞孩子。
「遮掩」與「壓抑」,似乎是那個時代的普遍基調,引起的尷尬矛盾不只發生在日常生活
,也在家國情感。看《俗女》的小嘉玲在「蔣經國總統逝世」時在家中一身黑色素服,我
憶起自己小二時「先總統 蔣公崩殂」(當時規定要空一格以表示對偉人的敬意),上學
要在袖子上別上戴孝的繩結。
我在高年級時也曾經像小嘉玲一樣,不懂為什麼長輩不像我一樣「愛國」。有一次我跟媽
媽吵,媽媽生氣告訴我一個難以置信的「228」故事,但交代我千萬不能說這個敏感數字
,不然會被抓去坐牢,緊張的模樣如同小嘉玲的阿公。那一夜我腦袋整個翻轉,但如此深
刻的恍然大悟也只能深藏在心裡。
「在學校講台語要罰錢」,也是我那世代的共同記憶。出生於雲林而後在台北長大,我的
母語是台語,初上幼稚園中班,還用台語呆呆對台上老師說:「你『國語人』講的『國語
話』,我攏聽嘸!」因為有語言天份,小一的時候已經可以代表班上參加國語注音比賽。
小學時期我沒有因台語被罰錢,倒是因為國語字正腔圓而常常被當做是「外省人」。
不過我畢竟不是「真正的」外省人,上國中後有比我更字正腔圓的外省同學對我說:「你
們台灣人啊,都穿拖鞋、坐在椅子上翹腳,很粗野!」大學時代,有一次在與同學聊天,
心血來潮說了一段很「輪轉」的台灣俚俗語,當時有位男生聽了驚呼:「妳……不是江蘇
人嗎?長得像江南女生呀!」 聽到同學連省籍都幫我想好了,一邊哭笑不得,一邊也感
慨:語言成了劃分雅俗與階級的標籤,而我要為了外表被歸類為「優雅」而高興,還是為
了自己的母語被視為「低俗」而難過呢?
■用喜劇幽默化解童年壓抑
每一次看《俗女》,都像打開一個斑駁的記憶鐵盒。八年級尾段班的女兒與我一起觀賞,
除了溫習原本我就教會她說的台語,看到難以想像的情節譬如5、6集裡碰觸到的「說台語
罰錢」、「蔣總統過世電視變黑白」……等,問我這些都是真的嗎?我說當然是真的,只
是氣氛和戲裡不一樣。
實際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會知道在那樣的社會氛圍裡安身立命,並不是輕鬆的生活喜劇
,常常是沈重的心理劇。但細密刻劃時代的《俗女養成記》以流暢輕快的節奏和情節淡化
了時代的沉重肅殺,詼諧處理當時的壓抑與辛酸,時而誇大逗趣,時而蜻蜓點水,讓看戲
的我們放鬆會心一笑。
小嘉玲流浪出走,所有人都擔心得不得了,阿嬤廣播尋人時大鳴大放,還講到口渴,讓觀
眾笑到肚子都疼了。奔放的喜感在孩子平安返家的歡宴場面達到高點,此時「垃圾桶撿來
」的謊言退散,一向遮掩避談的「愛」整個攤開,在誇飾的詼諧笑鬧裡,其實是溫暖的人
性釋放與情感表達。
小嘉玲在家裡推行「請說國語」,阿公回以:「恁杯台灣人、喝台灣水、吃台灣米、講台
灣話,有什麼不對?」被孫女質疑不愛國,阿公說:「我不知道學校怎麼教你的,我告訴
你,在這家裡,最大的不是蔣什麼公啦,是我,恁阿公啦!」阿公的話聽起來「俗擱有力
」,詼諧道出台語族群被壓抑的陰影與戒嚴時期的沉重。一句話點到為止卻舉重若輕,強
勁的力道穿透笑聲,敲擊共鳴於觀眾內心。
觀賞《俗女》就是一個這麼微妙的昇華體驗:我們在其中看到彷若真實的生活細節,而童
年所經驗的壓抑、遮掩、尷尬、晦暗,有如被一支仙女棒靈光一揮,以詼諧幽默化開,卻
又靈動收攏。浮上來的酸苦沒有外溢,而是輕輕沉澱於心底;哈哈大笑時眼眶微濕,心中
卻有被同理的幸福。而這樣的觀戲經驗,不是仰望英雄偶像俊男美女的替代性滿足,而是
一起「看見自己」的集體療癒。
我們與「俗女」陳嘉玲同行,看她在交錯的今昔之間探尋而重新自我肯定,戲外的我們也
用微閃淚光的歡笑遠望過往,撫平裂解自我,活出理直氣壯的現在。
卓別林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就是喜劇了。」我想,《俗女養成記》為我們做了精
巧美妙的詮釋!
————————————————
以下則是我本人的一些小感想:
這部劇涉及的層面有關於大齡女子的自我定位,也有以往台灣社會的生活背景,很高興可
以透過這部劇看到爸媽成長的年代,許多家庭中的共同經驗,也很謝謝從小爸媽就讓我聽
台語、說台語,拉近與他們的距離。
而關於自我定位,我很喜歡第10集大小嘉玲相遇,與自己和解的片段,我想嘉玲說的那段
話,不只適用於30、40歲的人,對於8年級後代的我,在面對茫茫的未來時,那段話也是
很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