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會針對人渣文本回一篇文章,
以下是他的見解:
======================================
105年度高考三級國文作文題目是「論慈故能勇」。考生倒成一片,許多人表示寫不出東
西,因為雖然知道「慈」和「勇」大概是什麼,但卻不知如何在這兩者間掰出關係。
不過,在倫理學者眼中,「慈」和「勇」屬於同一類道德行動,甚至根本就算是同一種德
行。但為何一般人都不清楚這種關係呢?是因為大家都沒有讀過倫理學嗎?
這問題沒表面上那麼簡單。這方面的無知,其實正好證明近年倫理學者所談的「當代道德
危機」確實存在。這不是考生個人的錯誤,而是代表我們當代人思考「道德」議題的態度
與方法有著嚴重的困境。
先來看看原版的作文試題:
勇氣往往與剛強之特性有關,我們稱讚人勇敢堅強、性格勇武,法國思想家蒙田尤其推崇
:「在全部的美德之中,最強大、最慷慨、最自豪的,是真正的勇敢」,但老子卻說「慈
故能勇」,孔子則說「仁者必有勇」。剛性的「勇」為何會與柔性的「慈」、「仁」相關
連?請以「論慈故能勇」為題,作文一篇,申述其旨(須舉出具體實例加以論證)。
這題目出得不錯,答題的重點是「勇」,也提到了「慈」和「仁」的柔性和勇的剛性相對
。有了脈絡,又保留了作答的空間,能藉此看出考生對於傳統德行概念的理解與邏輯推理
的能力。
但我相信對大多數台灣人來講,這題目就是標準的「每個字都認得,但組合在一起看不懂
」。因為多數人都不清楚「仁」、「慈」、「勇」等概念的定義。那倫理學家或中國思想
專業的人,就回答的出來嗎?
即便是相關專業者,也不見得能建構出相對健全的論證來回應這個問題。他們有些人熟於
中國傳統詞義脈絡,但對於邏輯推理與倫理分析則不在行;有些受西方倫理學訓練者,則
不清楚傳統中文詞彙定義。我還記得對某位西哲教師說明「慈」和「勇」的關係時,她臉
上驚訝的表情。
那「慈」或「仁」和「勇」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前面提過它們都是同一類道德行動,因為
他們的基本形式都是「犧牲自己以幫助別人」。
不論慈善、慈愛、仁愛,都是為別人付出,為別人思考,是為他、利他的,當然是「犧牲
自己以幫助別人」。
而被我們視為擁有勇氣、勇敢的人,也是敢放下自己擁有的東西(財富、關係、情感、性
命),為了別人而付出,才能成為我們所稱許的「真勇者」,這當然也是「犧牲自己以幫
助別人」。
透過滿足身旁他人的小需求所展現的「慈愛」,逐步強化付出的力道,最後甚至敢付出生
命,終能成其「大勇」,是以「慈故能勇」。
經過以上簡單的說明,要掰出一篇文章,似乎不難。但為什麼多數人會不知道「仁慈」和
「勇」都是「犧牲自己以幫助別人」呢?
解答單一作文題是小事,但你之所以不知道基本的道德概念,甚至全國人民幾乎都不知道
,那就是不得了的大事了。因為這些道德概念,在我們幼時就出現在身邊,貼在牆上,甚
至大家口語上也很常使用,但卻幾乎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
我們到底在幹嘛?又為何會走到這種境地呢?
這不只是台灣會發生的問題,西方倫理學者在許多現代化社會也都發覺這個現象。這是因
為過去經典教育只求背誦,不求深解所造成的嗎?有可能,但多數倫理學家認為之所以有
這類問題,和「啟蒙運動」,也就是奠定當代科學學校教育的思潮有關。
啟蒙運動反對宗教和迷信,主張去除有宗教陰影的道德概念,並用理性重建出一套道德判
斷系統。他們想運用簡單的道德公式提供人們行為指引,但這樣的作法試了一兩百年,看
來也不太靈光。那些新公式用起來更容易出包。
部份倫理學家指出,當代的道德危機,就是新道德原則不好用,傳統概念又被認為有宗教
味道而被丟棄。現在去挖出來,也沒人懂了。
回來看到「慈故能勇」。「慈」和「勇」這兩個詞,我們日常語言中還在使用,但都是種
模糊的、不精確的運用,多數人不清楚這兩個詞的明確定義,只是憑「感覺」在用。那你
的感覺和我的感覺有沒有一樣呢?天知道。
這就是道德衝突的一大成因。看到實際道德事件,有些人認為那算是「慈」,有些人認為
不是,大家吵成一團,互指對方是壞人。但實情很可能是大家詞彙定義不一。
所以考生不清楚「慈」和「勇」意思,也不清楚該如何推論,並不能說是他們的錯,而是
整個社會在處理道德思維上的積習,而這積弊正好透過這個考題「捅出來」。
我甚至懷疑高考閱卷者是否「事前」就清楚這些道德概念背後的結構關係,因為我翻了一
些老子註釋版本,許多對此也沒騷到癢處,講得玄之又玄,就是沒把共通的「利他」精神
部份講出來。
不過,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答案的題目,也算是一種「公平」,能測出考生在某些方面的能
力。像是「在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況下,卻可以寫出感覺好像知道些什麼」的能力。公務員
好像蠻需要的。
至於台灣這種當代的道德危機,又該如何解決呢?或許透過這考題,可以帶來小小的刺激
,讓人們願意回頭去瞭解這些道德概念的真意,又或是透過更多的社會道德事件,讓我們
在彼此叫罵、爭辯的過程中,挖出更多的想法與資源,並培養出能追求卓越的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透過定義語詞、邏輯推導的過程,我們就可以對過去多掌握一些,對現在更瞭
解一點,並且對未來能有更多的設想。這聽來有點空虛,我建議你直接操作一次:就算你
不考高考,或是已考過高考,在看完本文後,也不妨把那作文題目拿來(再)寫一次,六
百字也好,一邊google一邊寫也可以。
不用找別人來批改,也不用追求什麼標準答案或參考範本。光是這個寫作的過程,就一定
能讓你多獲得一些什麼。
像什麼?「慈故能勇」,真的嗎?勇者必有慈嗎?老子、孔子講的就是聖旨,不會有錯嗎
?
寫考卷,你或許不敢罵,但自己寫心得,一定會有新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