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已經面試完了,高手就請別推"功課自己做"XDD
: 雖然我在晶圓廠待過幾年
: 不過最近才注意到這些問題 (▔ö▔||)
單就晶片半導體方面我會分成三類
第一塊 晶片設計公司所謂的design house
可以吃肉
第二塊 晶片代工 foundry house
有些肉跟排骨吃
第三塊 測試廠 test house
比較多在是在喝湯,偶爾有排骨吃
晶片類型有很多,但我只列四個出來
邏輯晶片 / 記憶晶片 /電源晶片(Power IC)
還有LCD 驅動晶片 (LCD drive IC)
不同的晶片類型因為內部設計不同會有不同的測試機台跟方法,
其實測試方法都大同小異,O/S,gross function ,leakage,動靜態表現等等
主要差異主要還是所使用的機台不同。
比較大的晶片廠通常會備有自己的測試工程師以及產品工程師,
測試工程師同chip designer cowork編寫相對應的測試平台測試程式
(大部分都C base)
給測試廠的產品工程師上傳到測試機台工作站上try run,
看到這裡會發現兩邊怎麼都有產品工程師,其實負責的內容不同
測試廠的產品工程師:
其實就是專門打雜的,比較有心的會努力學習相關技能往晶片廠跳測工。
(幫忙傳程式,借機台,發良率報告,幫忙套招highlight爭權利)
晶片廠產品工程師:
大部分對應foundry代工廠比較多,看整體的產品表現甚至細節到電性測試。
像所舉的日月光,矽品,矽格,京元,力成,南茂以及頎邦
全部都是測試廠,擁有很多的機台看起來好像資本額很大所以公司規模也大,
有些還會講究有走turnkey,也就是晶片從長bump開始到測試,切割,構裝
全部都可以一手包辦做全套的,不需要再花費心力找其他的sub-con
這是優勢,這是策略,例如TSMC / 日月光就可以當成一組,
你把晶片做好,後面的交給我就行了!
上週末開車去烏來玩,回程看到路邊有一間台雞店,我就笑的很開心
開玩笑的講 "哈!台雞店都有了那日月光咧"
然後繼續往下開,轉角就看到一間日月光家俱!
測試廠獲利水準同design house其實並不在一個水平上,因此薪資水準也
不能期待太多,所以會有錯覺,我明明在一間規模很大的公司
可是為什麼好像薪水也才普普?!
美國人:"台灣的競爭力來自於低薪資水準的優勢"
當然話說回來,測試是只要類型對就能測不分國籍,所以市場不只台灣
因此相對來說比較不受景氣影響,而且國外市場也大,就是薪水比較低。
台灣老闆想法大部分都差不多,才會有不管你去哪裡都是一樣的講法,
事實上這是指台灣,如果可以走出去或許又不一樣。
前幾天我的部經理要我去負責改善一個根本不屬於本單位的物件,
我就直接跟他在會議上槓上,
這就好像坐公車發現公車壞掉你卻要去修理一樣,
這不是應該公車公司負責為什變成我要去處理?
會議上主管透過他主場氣勢會壓迫以及質詢工程師去做事情,
但是如果看得破有guts據理力爭就可以不受影響,
後果是可能會完全黑掉,待不了多久就被弄走,因此不會有人願意當出頭鳥,
就像是溫水裡的青蛙,今天被凹一點後天被凹一點就習慣了。
何必要爭膩?開玩笑我家裡還有老婆小孩跟貸款,這應該是很多人的想法
為了五斗米,為了生存為了不要中年失業悲慘流浪街頭,
我今天低頭沒尊嚴總比沒收入看家人受苦好。
隔天我部經理找我過去他辦公室聊天,他知道我講道理,
於是他自己編了一套道理合理化我去協助管理另一個單位的決策,
還說我遲早有天會帶人,應該要格局更大一點,
這裡我知道這是在對我畫餅,聽聽就好,
最後就是這樣一個編出來的道理他退一步不壓我時間完成,
而我也"知趣"的退一步答應會去幫忙處理。
這年代升主管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本身有多少能力專業多強,
這才是可以保障自己在隨時變化的環境理可以生存的工具,
還在問要不要念研究所的學生,就唸吧!不要再懷疑
另外把英文好好的唸起來,這真的很重要,不一定要精通但至少要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