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ele (就是那道彩虹)》之銘言:
: 分紅費用化是跟隨國際主流會計原則
: 台灣有幾家大公司在美國歐洲掛牌
: 台灣證券市場也有很多外資進來投資投機買賣
: 分紅費用化是完全無法避免
: 你使用一個錯誤 不合理的原則
: 國際投資人只會當你的財報都是錯的
: 一般會計原則都是採保守穩健的立場 大家採用一致 本來就是中立的
: 是台灣產業自己實質競爭力的問題
: 不要自己尿不準怪馬桶歪
分紅費用化之前, 老闆們去印股票換現金來給員工們, 不傷自己的錢
反正公司股本年年膨脹, 獲利被稀釋不甘他的事
他有拿到實際的錢就好
分紅費用化之後, 要發紅利給員工們, 得先算入費用, 剩下的淨利老闆&股東們才能分
所以老闆小氣了, 獎金大幅縮水了
接著指著分紅費用化的政策說"都是因為他, 所以抱歉獎金沒法像以前那樣多了"
高知識份子的各地RD們, 居然都跟著老闆的手指方向去罵這政策
完全忘了獎金縮水的元兇其實是手指頭的主人.....
此處不留人, 自有留人處, 老闆待你不好, 跑就是了
雖然好公司越來越少, 但總是有的
與其花時間在抱怨今年的bonus又比去年少
還不如把時間花在找好公司 & 找出如何去好公司上面吧
版上, 不就堆人分享過去外商/大陸的高薪歷程
再開口說 "又不是每個人都像他們那樣強"之前
先想想自己要加強哪些部分才能跟那些強者一樣有被挖腳的競爭力吧~
與其抱怨, 還不如用正面點的態度來讓自己的生活/收入更好,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