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ndure (Endure to the end)
2015-03-26 12:10:19※ 引述《wellkom (wellkom)》之銘言:
: 因為台灣老闆沒有競爭力
: 跟經營整個國家的那群人一樣,只想著四年,甚至只有今年
: 做東西都只做 metoo, 或者我更便宜
: 我做過最沒力的案子,就是老闆只想做"別家有的功能就好"
: 別家是誰? 就抄評比象限右上角那些大廠。
: 所以產品出去當然只剩下價格可以拼。
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太迷信一個人或是少數的菁英,就能成就大事,
簡單來說就是認為換個主管或是換個領導,甚至是換個人就能除掉所有的弊端
在寫功成名就的人傳記的時候,無止境的歌功頌德,畢竟是主角嘛!
不只是老闆這麼想,員工也這麼想,不只政府這麼想,人民也這麼想
舉個例子來說,你每年在老闆跟你要績效報告,寫一下自己今年做了什麼的時候,
有沒有覺得自己好像都沒有什麼特別可以說嘴的,
但仔細分析過多數公司的總經理一年之間的作為後,就如各位所想的一樣,
這些所謂的老闆其實也真的沒甚麼創新的作為,甚至大部分的事都是屬下處理掉了,
偏偏這類大部分的事,都很難記錄下來,甚至讓人稍微有點印象
說得更明白一點,今天一個作業員發現了某種做法可以讓作業減兩秒,
提升每天多產出兩樣商品,也不是啥嘔心瀝血的想法,教給同事大家也習以為常,
這種事也很難寫在績效報告中,可是在台灣社會中,不會有人感激站在第一線的人,
所有的成就都落在帶頭作戰的總經理頭上,一將功成萬骨枯?
可事實上就算換掉總經理,帶線、工程師、作業員還是穩穩的讓社會前進。
可惜這些人說不出自己的功勞,甚至記不得,更多小主管更不以為然是功勞,
更忘了認真記錄和評估員工的績效是他的工作→還要員工自己寫來給他裁判,
最終低階和中階都忘了爭取,所有的利得最終都落入高階和股東的手上,
也間接的造成了現今的低薪現象。
若追根究柢,沒有可以忍受低成本生產的員工,高階/資方也還是跟屁沒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