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裁員的潛規則,
就是從最菜的開始裁,理由是
1.對公司業務、案子的影響最小
2.對部門團體士氣的影響最小
3.不需負擔遣散費
4.老員工跟直屬主管私交好,上頭要你提名單時,沒有人會提自己的好朋友,搞不好兩人
的小孩在學校也是好同學咧!
歐美的企業文化在這點就比較不同,
很多都裁老人,績效差的就不用說了,
連績效每年都持平的資深員工也直接砍,
理由是這類老人薪資高、潛力又低,
對公司整體「未來」發展的幫助最小。
且就我所知
歐美有些情況甚至不給最低層主管決定
而是由中高階主管 & HR直接決定人員
再請小主管去通知他的員工,
就是為了避免人情的弊端
中高階主管會同HR會一起
參考客觀數據來決定是誰中獎
ex: 歷年credit、同事互評、差勤、潛力評估
薪資、甚至聽過拿 bug 被 reopen次數來看的
Qualcomm也大舉裁員,
但人家不會從菜鳥開始砍,
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