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smc.com/download/ir/annualReports/2015/chinese/c_5_5.html
平均服務年資 現在已高些7年多 仍保持一直不如台灣平均的10年左右
更不用跟國外類似專業背景的學術養成卻幾乎都薪水兩三倍以上的比
台積人都幹不久這種邏輯叫做台積不操與穩定與福利薪資多好 嗎
認為台積代工很屌的島民為什麼老是要詭辯呢
定性定量問題搞清楚啊
數理的問題理工應該敏感清晰啊
這裡數量問題絕對不是因為招新員工而降底平均年資 啊
而是舊員工幹不下去一定年資到後的離職並不再回鍋台積才是主因
這需要解釋嗎
然後社會議題科學極巨觀極微觀必須牽涉定性歸納時 又在詭辯沒有數據
台灣狗語聽不懂 要不問問薛丁格養貓需要數據嗎
台灣狗語是什麼 陰毛是什麼 毛略 景仰的張忠毛啊
台積內現在競爭是不是如同他當年ibm的老鼠賽跑迷宮一樣
http://www.sunyunsuan.org.tw/b_1.asp?newsid=2&newscat=A
在外面公司競爭與競爭進台積怎麼會比台積內部老鼠迷宮競爭高呢
除非你是有勇無毛傻傻螺絲釘代工很屌的才是外面競爭大啊
我前文還有同胞說intel外國設備之類 但我說過的我現在要類比的邏輯是自給率啊
都是國家或區域單位自給不是常識嗎
不懂嗎
我說的自給包含
權利金
設備
料件
及其以上三項管銷或層層加工供應
代工營收多少就要付啊 包含台積電現在是多少千億權利金要給國外賺了啊
http://ns2.doctorvoice.org/viewtopic.php?f=23&t=38428
設備自給隨便常識都知道台灣遠不如歐美日
設備又是幾千億給國外啊
各種自給項目
連韓國都比台灣強
你不懂 自己也去逛逛世界產業不會嗎 窩在台島聽不懂我說的台灣狗語怪我嘍
我告訴你們吧
這些代工被反賺的台灣自給率不足的關鍵就在品牌與兩岸限制太多
品牌所以韓國可串起聯盟design端與到市場產品端的規格
規格讓design圈住市場分額
市場分額讓品牌有更多開枝散葉能力發展串起更多design端
這種規格聯盟才是設備自給率提昇並且規避專利權利金付出的關鍵
兩岸限制就是阻斷主要成長的中國大陸design端到製造到13億人至少的市場及其分額的兩岸整合
你以為這數字誇張那必是你國際業界見視不足而已
這些自給率不足的幾千億又幾千億又多少的料件管銷層層的工作職缺與薪水會輸台積電的話必然只有在ya郎自大島內瞎掰阿Q精神
屌到台積仍舊如何
薪資中位數與標準差仍不敢公布 累積到實領年薪150萬以上的離職率是否大升多少比例仍不敢公布
國外高薪都敢至少公布中位數 即便中位數薪水比平均薪水還低三成啊
至於成大地位去問問多點現在60歲以上業界與學界都待過的老人吧 台積30年前他們30歲社會主幹最懂的
那些年其實交大也是 60歲以上甚至認為連嘉義大學(日治嘉農)都還比交大成大主流
但是交大規模人數還少 成大就完整各領域
就像荷蘭人愛的腳踏車質樸速度耐操路線彈性 與
明時期鄭荷之戰恩威愛恨的工作會報hilight很爽很屌的 呵呵
加班費自動加嗎 繼續幻想吧
在家半夜還要自我要求起床準備協同報表會加嗎 oncall一堆時間搞到休假都不敢去玩會加嗎
作者:
ht6401 (小二)
2017-02-02 03:04:00外面很想進來 裡面很想出去 這是實話
作者: julikeet5 (我愛聖文) 2017-02-02 03:56:00
上一篇說台灣人才素質大差惹,老闆想挖obov回台
作者:
s860134 (s860134)
2017-02-02 06:45:00終於肯說共通語言了,感動給推
作者:
luche (luche)
2017-02-02 07:52:00外資形狀 本土雞廠QQ QQ
作者:
Anmut (沒有規則就是規則)
2017-02-02 08:16:00台灣需要就業機會 你不去台積沒人逼你 他再怎麼比國外差 在台灣也比很多公司好 工作環境是比較級的 抱怨台積然後有解決方案嗎 還是你能創造另一個更好的就業環境 養那麼多人 薪資水準到那種層次 到時候也會有很多人跟你一起同仇敵愾 酸台積 也不意外
作者:
Iamjkc (è¬å¹´æ»æœƒ)
2017-02-02 08:17:00一早就欠噓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7-02-02 08:30:00擴張快的公司平均年資不可能高 每年都進來ㄧ堆年資0年的
作者:
lrock (Have no body)
2017-02-02 08:31:00推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7-02-02 09:17:00七年多很正常啊,台積電員工人數15年前才14000人,2009年24000人,現在43000人,也就是有2/3是這15年進來的,有快一半是這8年進來的台積電是2008年之後才又大幅成長、重返榮耀,你不知道嗎?
作者: transistopia 2017-02-02 09:27:00
呼應樓上,沒錯,如果張2009沒有回鍋,沒有大舉資本支出,大舉擴編E&D的話,應該也不會有今天的榮景R&D如果張當年錯估形勢,這些動輒千億的產能投資,會賠死
作者: centra (ukyo) 2017-02-02 09:40:00
如果這樣做,台積的eco-system應該會先崩毀我覺得就純粹營運思維不同從頭到尾都自己包的最賺,夜市攤商都知道台積不可能不知道
作者: centra (ukyo) 2017-02-02 09:48:00
我們現在是結果論回推,沒幾年前台積製程優勢還沒現在這麽明顯我不認為當時台積有辦法拋開既有設備商自己開發自己的機臺40奈米當時要不是台積運氣好 再半年製程出不來
作者:
FK6819 (恨情人)
2017-02-02 09:52:00廢
作者: centra (ukyo) 2017-02-02 09:52:00
現在這版可能就不是GG版了做生意就是這樣,你可以選擇全統包 大賺或是做流程整合,跟配合廠商一起賺。沒有啥對錯吧只是要全統包,就是台積要轉型成類似三星大集團才玩得起但這違反台積目前 晶圓「專」工政策你要台積改變,除非說服的了張老,或進入董事會改變公司營運方針因為這算大賭注,ASML燒上千億都還沒搞定EUV台積要自己切入關鍵設備,人、機、時間成本會更高
你講那麼多哩哩咂咂的花費,苦是GG毛利跟營業利率還是年年這麼高,即使在去年大地震的影響下,都能維持著,稅後純益年年屌打,你可能不知道近年設備外商有多少人跳GG的,連荷蘭那間都是!
作者:
chocopie (好吃的巧克力派 :))
2017-02-02 10:57:00大風吹,自己坐不住的就會跳了啦,想那麼多
作者:
finaleWL (Got to move on)
2017-02-02 12:23:00你好像懂滿多的,我就問你一句啦,為什麼台積電薪水可以給這麽高,給你講的好像很慘一樣XD不用扯太遠,很多人根本也沒心力去管,錢拿到手比較實際啦,為什麼台積電可以,其他公司不行,這就是台積電,懂嗎?
作者: kolong (禾斗~ 禾斗~) 2017-02-02 12:56:00
說啥鬼
作者:
Adrian (Eternity)
2017-02-02 18:16:00文章斷句好難懂
作者:
JoSue (舊叔)
2017-02-02 19:10:00勉強才讀懂你想講什麼...
作者: bhby (Mr.Taxi) 2017-02-02 23:18:00
請說中文好嗎...
作者:
kikichou (下個月爆忙)
2017-02-02 23:49:00根本不想看完,表達有問題需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