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inmogi (去去去...)》之銘言:
: 今天跟同事吃飯
: 突然想到很久以前
: 在板上沸沸揚揚的費用化討論字串
: 我,現在新竹租屋
: 房東比早在十幾年前就退休收租過生活
: 為什麼他這麼年輕可以不工作
: 想想,對!
: 十幾年前剛好分紅費用化
: 房東本來從事科技業早撈一票
: 買了幾間房子收租
: 來租的房客還在科技業奴
: 能不能奴個三十年還是未知數
: 他也感嘆,現在科技業真的差很多
這跟分紅費用化根本沒關係
這只是會計認列的一個準則而已,這鄉民都討論很多了
其實所有產業都有成長期和成熟期,你只能說現在電子業已經進入成熟期了
但1990~2000,電子業是成長期,有些是2000~2007年是成長期
簡單說你員工想要賺到一般上班族一輩子賺不到的收入
都要在公司"成長期"時就進去,用白話講,就是比誰工號比較少拉
成熟期進公司,那就準備25~30年才退休
你看台積副總林錦坤,當年只是師大工教畢業,但人家工號就比別人低
現在財產大概有30~40億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1120408
林錦坤唸師大出身,因興趣踏入半導體業,30年來,
只待過台積電一家公司,工號48號的他,可說超幸運,
也是努力有成才能升到台積電高階主管行列。
你工號現在5~6位數,就不要妄想早期不正常的報酬了
你看科技版十幾年來有幾個鄉民就自己分享過面試打公司台積聯發科打槍
結果去一些小公司,然後上市,存款股票多了五六千萬,不到3年
這些共同點就是工號多半是2~3位數,又碰到公司上市
不然你現在進google,能跟2000年進google比嗎?
那怎麼挑這些公司???,大部分的人都是運氣拉
張忠謀自傳都寫說當年福特如果薪水多給1元,他就進福特,不搞半導體了
只有極少數人是眼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