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4大品牌廠小米今天將在香港掛牌上市,小米產品高性價比,售價較競爭對手對半
砍的策略,被稱為價格屠夫,創辦人雷軍強調小米是以「厚道的價格」讓更多人能享受科
技的樂趣。到底小米產品能賺多少錢,其實在公開說明書就已詳細說分明。
各產品營收貢獻比 以智慧機、物聯網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3大主力業務來看,去年
營收占比分別為64.1%、18.8%、3.4%,硬體手機還是最大營收來源。而再進細看3大業務
毛利率表現,智慧機僅有8.8%,但仍超過物聯網與生活產品8.3%,而毛利率最驚人的來自
互聯網廣告服務達60.2%,因此也拉高整體公司平均毛利率達13%。
不過,雷軍已多次對外強調,今年起小米硬體業務,包括智慧機、物聯網及生活消費產品
等綜合淨利率不會超過5%,換言之,小米的產業的價格戰只會愈演愈烈。
還記得當年飢餓行銷,買不到愈想買,號稱國民機皇紅米系列嗎?公開說明書的一張圖表
,也可看出市場對於小米高端手機賣不動的疑慮。 依據小米統計,小米將智慧機分為5個
價格帶,3000民幣以上(台幣1.38萬元)高端旗艦機、2000~2999民幣(台幣9000至1.38
萬元)旗艦機、1300~1999民幣(台幣6000至9000元)的中高端機、800~1299民幣(台幣
3700至6000元)的中端機,以及799民幣(台幣3700元)以下的入門機。
鑒於於2015年高端旗艦機沒有佈局,2016年開始切入3000民幣以上的價格帶,至2017年5
個產品價格帶全數布局,但從銷量占比僅有1.5~1.7%來看,高端旗艦款仍有相當成長空間
。800民幣至1299民幣紅米系列向來是量能主力,占比均有47~48%。
綜觀目前品牌廠手機蘋果、三星仍以高端旗艦款各據山頭,小米再IPO後能否運用相關資
源,成功將產品往高端旗艦機邁進,這是雷軍喊出要力拼世界前3大目標外,首要面臨的
目標。(陳俐妏/香港報導)
https://bit.ly/2N15H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