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幾乎都正確不過有些小地方不太一樣,我是在美國面試跟聘用,但是跟台灣那邊聯絡密
切。
1. recruiter 是會主動在LinkedIn上面找人的,我有三個在台灣的前同事/朋友沒有在goog
le官網上投過履歷,但是在LinkedIn被recruiter 聯絡上,不過HR就是美國這邊負責,還是
台灣的職缺。美國職缺的話LinkedIn就更重要了。
2. internal referencing - 是系統會根據你的學經歷,在google內部找跟你同時間在同一
個學校/公司的員工,請他們提供對你的了解跟評價,因為真的很有可能有cowork 過。
3. 台灣可能是視訊面試? 美國的話都是電話面試頂多加個Google doc.
4. 職缺的直屬主管是沒有決定權的,至少美國的面試流程是主管開個缺,要寫很detailed
的這個職缺的適合人選要具備的條件跟特質,recruiter會根據這個去找candidate。然後如
果你是面試工程師職位,面試你的大多數都只是一般工程師(電話一定是工程師,面對面五
個至少三個會是一般工程師,至少一個主管,通常是開職缺的主管),所以就算職缺主管面
試你,他也是只擁有1/5 的評分影響力(因為有五個面試官),然後每個面試官會依級距給他
們推薦hire還是不推薦,還有分強力推薦,推薦,頃向推薦,跟中間,如果有超過一個面試
官寫頃向不推薦就大概GG了。然後如果回應很正面,之後recruiter會送hiring committee
,他們會依面試官的回應以及當初主管開的條件為基準去做個總體評分。如果評分是hire會
送SVP/offer review (如果有counter offer 就是這個時候要提供), 這就會review 到每個
team的head count, budget, 跟給你的薪資是否符合(recruiter說送offer review 大約是
有80%到機率會上),然後通過就會發offer了。
5. 根據我聞到的(台灣聽說也是),Google 薪水在經驗低於七年以下的是偏高,算有競爭力
,十年以上的跟其他大公司(Appel, Facebook)比起來薪水偏低(除非是跟血汗代工廠比)。
6. 在原Po上再次強調,不用害怕怎麼跟recruiter說或是問事情,他們的目標跟你一樣,想
辦法讓你通過面試或被hire拿commition,所以recruiter通常比你還active,因為你被hire
了他們真的可以拿超多,而且砍薪水不是他們的工作。所以有什麼問題或是疑慮都可以直接
跟他們說,我朋友在要跟recruiter對話時都很緊張,這是最最最不需要擔心的一部分了,
我還直接問說最後應該投哪個team我機會比較大,他們都會盡量幫你的。
最後最後請有興趣的大家請多多投履歷,我們很缺人啊T___________T
※ 引述 《reconla》 之銘言:
: 標題: [心得] Google 台灣面試心得
: 時間: Sun Aug 26 11:13:38 2018
:
: 先來介紹自己。(認識或猜出我的人就低調吧…)
: 國立四大碩畢業,機械固力組。工作經驗約 10 年。
: 在這之前,就都是在台資公司工作。
: 從工作開始到現在,每年都固定挑戰大大小小的外商面試,直到今年才成功第一間。
: 過去面試的外商,不論規模和產業,總計約 10~12 間(不含僅投履歷)
: 多益在2009年自我測試過一次,830。
: 直到去年想說改制前一圓自己的夢想,再次挑戰,865 低空飛過。
:
: 先切入主題。(本篇是以驗證都市傳說的心情來寫)
: 國外有篇文章寫到,到底 Google 的面試流程為何?
: 這篇文章是極具說服,且經本人驗證為正解。
:
: https://goo.gl/HqPrgE
:
: 那我就直接以他的流程來寫寫心得吧
:
: 0. 投履歷
: 其實很多人會想,到底 Google 會不會透過 Hunter 找人。我所知道的是,不會。
: 至少以我接觸的層級,工程師不會。
: 而且到最後階段,Google 的招募員會詢問你有無其他人選,因為他們都是自己在過濾履
: 歷。
:
: 那麼,到底要怎麼投呢?其實就很簡單,請把自己的英文 CV 寫好,到 Google 的官網投
: 遞。
: https://www.google.com/about/careers/applications/#
:
: 剩下的,就是交給上帝和時間了。
: (P.S: 如果你有認識的 Googler,由他們推薦會更好,不是說保證你能上,而是至少在
: 投遞這一關,會能夠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被看見)
:
: 1. Recruiter screen (電話面試)
: 若是你的 CV 被採納後,那麼你就會收到來自 Google 招募員的電話。
: 由於我是投遞 Google 台灣的職缺(Product design - Notebook & Tablet)
: 因此我想台灣的是由上海 Google 負責 (上海可能是大中華區 or 亞太區)。
:
: 我認為我是算幸運的,我在投遞履歷後,約莫一週後接到招募員的來電。
: 有點突然,本來我還以為是大陸工廠又要來找我抱怨。
: 仔細定神一聽才知道是 Google 來電,整個人僵直起來的走到辦公室外開始講電話。
:
: 這一關,真的就只是暖身關,也是唯一會用中文的面試關卡。
: 招募員主要是為了確認你的履歷,另外還有說明工作內容。
: 當然,一定會需要測試你的英文能力和基本專業知識。
: 這個測試是為了理解你的英文流暢度 + 專業知識的英語力。
:
: Stage PASS。這時他們也告知,請你給予日期區間內,你有空的日期和時間。
: 以便他們安排第一輪的專業面試。
:
: 2. Internal referencing(內部確認)
: 我的印象有點模糊。
: 不過應該就算是招募員確認後,給予內部回應,並要確認如何安排第一輪面試。
:
: 3. Phone screen(s) by people currently in the role(視訊面試)
: 這裡也是我所碰到的第一輪專業面試,由於有 NDA,所以我也只能大約說明情景。
:
: 因為都是要和國外面試,在當初提供可安排面試時間時。
: 招募員會告知請以美國時可配合的週間和時間
: (也就是周二至周六;每天早上 6:00 至 10:00)
:
: 其實我本身就都要起很早準備上班,所以這個時間我覺得還算人性化。
: Google 的面試時間是抓很準的,每一次的面試都是 45 分鐘。
: 因此,請你好好的說出你的想法吧。
: 因為他們是需要寫面試報告,不單單只是評估你的專業,而且還有你的邏輯,個性。
:
: 6:15 一到,我的畫面出現了位工程師,正準備拿出他的筆電做筆記。
: 本次的面試應該是位印度工程師,主修為機械領域。(還好口音不重)
: 他依照你履歷上所寫的狀況一一詢問,並且不時穿插工作上的一些基本問題。
: 另外,也會再將大學基礎學科帶入,以了解你的基本學能程度。
:
: 這位工程師所問的問題,但真的是題題到位。我只能說,絕無冷場。
: 早上 6:15 就要在專業+學理+英文三方轟炸。
: 7:00 一到,原本嚴肅的他,也露出笑容,並給了幾句鼓勵的話後,我們就此下線。
: 當螢幕蓋上後的下一刻,當下我還真有種…全世界在轉動的感覺。
: 就這樣,無縫接軌的準時上班,公司沒人知道我有面試。
:
: 4. Onsite Interviews (現場面試)
: 由於每位面試官完成面試後,招募員要在收到他們的報告,
: 才能夠給出是否繼續進行下輪面試。
: 雖說 Google 官方說明要在 24 ~ 48 小時內要給出報告,
: 但因為工程師最重要的是專案,所以還是有可能有漫長的等待。
:
: 這一次的等待,我足足等了一個月。
: 中間和我的招募員通過二次信(我也不想一直煩對方咩)
: 正當我想自我放棄 + 認為我要再努力精進時,一個好久沒來的號碼出現了。
:
: 電話接起來,是我的招募員。
: 我還先打趣的說,別這樣嘛,真的要 reject 我,別這麼久咩。
: 招募員也就打鬧起來說:
: 「好的,下次我會快點」。
: 「不過我沒這機會,我是要恭喜你,報告回報蠻 positive 的」。
: 「我們來進行下一輪的面試吧」。
:
: 重覆上一輪的動作,同時跟你仔細說明本關的面試方式,敲定可行時間。
:
: 這一輪是重頭戲,是比上一輪還可怕的轟炸。
: 如果你是在國外 Google 面試,那就會是一整天的面對面面試,上午三場,下午二場。
:
: 但由於我們是跨國,加上用人主管最近太忙(而且是美國團隊)。
: 很幸運的,我的面試時間被拉長為三天五場。
: 也就是說,某一天為二場(和團隊成員),另一天二場(Cross function)
: 再一天,也就是我的用人主管。
:
: 團隊成員的面試一樣是沒有冷場,和第一關一樣。專業+學理+英文一起來。
: 不同的是,原本第一場準備的紙和筆都沒用到。
: 這一次,我還真是畫好畫滿,外加一堆自由體圖,還有我天馬行空的破爛解析(?)
: 這天結束後,原本覺得之後對 Cross function 的面試可以輕鬆應對吧。
: 沒想到,事情沒有我愚人想的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