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是一個數據化管理工具,透過客觀、可衡量的績效指標,將組織的表現進行量化以及質化
是一個用來評鑑員工績效的方式,並且台灣目前還是有不少廠商使用
當然也是有缺點,就是比較像用工廠的產出思維來看員工
而且可能因為定義的關係,造成A B部門互相推責任,畢竟製造越多問題的部門KPI自然受影響
假設有5個問題,客戶比較在意的是總量
而不會管說這裡面到底幾個是A的,幾個是B的
但如果跨部門有共同解決,單純丟給A或B部門可能都無法處理
但KPI的定義就可能產生跨部門的問題大家寧願不處理而互相推
即使推責任成功,但僅有A或B一個部門得利
但對於整體問題量下降其實無解
因此好奇國外公司怎避免因KPI造成部門整合困難
還是其實國外也是一樣
有人能說明一下嗎
作者:
solonwu (絕對的信仰可以革新命運)
2019-04-27 16:39:00現在流行OKR
作者:
motan (警察先生就是這個人)
2019-04-27 16:54:00發明KPI的公司自己都倒惹
作者:
gamer 2019-04-27 19:13:00我在外商的經驗沒有好到哪去,大家一樣會爭功委過,甚至更嚴重,因為KPI的達成與否直接影響到部門的年度分紅。反而台廠KPI一堆玩假的,大家只是怕被罵而已
作者: kui59 (none) 2019-04-27 21:46:00
作者:
realpeez (車比人兇 orz...)
2019-04-27 22:40:00OKR是不錯的方式,也可以結合KPI來衡量組織內project進度
作者:
Iamjkc (è¬å¹´æ»æœƒ)
2019-04-28 00:23:00有KPI跟升遷透不透明還是兩回事 台廠問題還是不公平卻又不公開
作者:
stosto (樹多)
2019-04-28 01:02:00國外整合就是大哥把其他大哥鬥倒,然後就會有一掛集體升遷自然就可以整合了,整合不了就多拆部門在互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