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削減支出治標不治本 供應鏈:止損恐只有分拆一途
https://bit.ly/3WxqUBM
英特爾(Intel)2024年第2季虧損16.1億美元,較2023年仍獲利14.8億美元明顯衰退,毛利
率下降0.4個百分點為35.4%。展望第3季傳統PC旺季,英特爾卻預估毛利率再下降。
除既有危機未解外,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3代、第14代PC處理器爆發嚴重災情,受創程度超
乎預期。
PC與晶圓代工業者多認為,設計、代工分拆是目前唯一的路,英特爾通過削減支出以改善盈
利表現是治標不治本。
另市場頻釋出英特爾執行長大位應換人做聲浪,晶圓代工業者則認為,2021年Pat Gelsinge
r回鍋接任執行長時,英特爾早已渾身是傷,這些傷口並非短期造成,而是10多年來所累積
,至少Gelsinger願意翻開傷口開始清創。
3年多來,Gelsinger祭出多項改造策略,但天時地利人和無一到位下,加上AI世代來臨,NV
IDIA拿下話語權,以及難以挑戰台積電製程技術與專業代工優勢下,英特爾弱點一一被翻出
檢視。
曾任職IBM、AT&T貝爾實驗室,1990年代時任台積電研發處長、6吋2B廠長,《摩爾旅程》一
書作者林茂雄就提及,在半導體世界發展中最有感觸與重要的里程碑就是iPhone的誕生及台
積電建立的半導體純代工商業模式。
蘋果的iPhone將毫不相關的通訊產業和電腦產業整合在一支手機中;而台積電的成功是確立
專業代工的數十年來的實力積累,獨特的台灣製造代工文化,高素質的工程師(engineer)
、技工(technician)和作業員(operator)願意吃苦耐勞,台積電的「製造」應該稱為「
製造服務」,把原本產業鏈低價值製造業轉變成為高價值的服務業。
純代工的商業模式創造出不與客戶競爭的合作方式,讓客戶放心信任的把台積電的工廠當成
自己的工廠,晶片製造和設計兩者合作無間,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而這2大重大事件也是逐步一點一點撼動英特爾龍頭王位的的關鍵所在。當年蘋果在設計iPh
one時就找上英特爾合作設計開發處理器,但英特爾前執行長Paul Otellinii考量成本等諸
多因素下放棄這項合作案,也使得之後英特爾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失落的十年,退回固
守至傳統PC領域。
而台積電的代工接單,早在1990年代就開始與英特爾合作,甚至曾邀英特爾入股被拒。英特
爾釋單台積電多年,但以低階成熟製程產品為主。當時製程技術領先,同樣也擁有製造工廠
的英特爾,並不把台積電視為對手。
而在多年後,台積電成為壓垮英特爾的關鍵力量之一,專業代工完勝三星電子(Samsung El
ectronics)、英特爾發展多年的IDM模式。
目前英特爾在PC、伺服器產業仍具影響力,跟進超微、NVIDIA,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擁抱台
積電,應可發揮其產品實力;而晶圓代工分拆後,在美國力圖重返半導體製造霸主大旗奧援
下,絕對不能倒的情勢下,數年後應可再起。
據晶圓代工業者表示,目前英特爾找不到不分拆的理由,如果分拆,經營團隊、內部組織恐
怕大地震,但也有可能董事會維持現況先分拆再說。
市場其實傳出英特爾早已研擬分拆方案,尋求外部投資、擴大聯電、GlobalFoundries等二
線代工合作,以及美國政府檯面下介入整頓,如依循日本的官方與各集團合資建立Rapidus
模式,近期可能再引入銀行資金,這些都是解方路徑。
業者認為,英特爾所擁有專利權技術規模相當龐大,PC、伺服器,甚至在AI領域設計實力都
有得救,但最大的燒錢黑洞是晶圓代工,搶救難度相當高。
目前來看,大到不能倒的英特爾,美國政府介入是早晚的事,補助、入股,以及不計成本,
將重大標案全在英特爾代工廠投片,並設下諸多讓美系晶片大廠轉向在英特爾投片的誘因條
件都可能陸續展開。
另一方面,先前就傳出英特爾除了想併GF,聯電也是標的之一,但聯電無意出售,只願合作
,但未來透過美國政府協調,GF大股東也再度盛傳可能想出脫GF經營權,聯電也有機會再有
進一步合作下,對英特爾而言,有技術、也要有客戶,整併二線代工資源,取得客戶下單是
現階段最簡單的解危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