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SICA: 至於學界的事情我知道的很少、是是非非沒辦法跟你聊 05/15 21:41
這裡我稍微提一下,這裡講得很簡單,可能忽略很多細節
西方哲學的發展到了十九世紀左右基本上就是日耳曼民族掌握話語權
到了二十世紀弗雷格,胡賽爾,佛洛伊德等,
這幾位著名哲學家都是受布倫坦諾和波爾查諾的影響
到了納粹興起,迫害維也納學圈,維也納學圈成員四散,
這之後才比較有英美分析和當代歐陸的區分的情況
(郭博文說的)
更之後我認為最大的分歧是在對科學的態度以及從什麼角度切入探討科學的問題上
(雖然要拉脈絡可以從康德拉下來)
很簡單很簡單的說英美分析和當代歐陸的差異(不是本文重點因此略帶過)
就是對於科學的態度
歐陸比較是站在科學外批判科學的問題並帶出不同於科學的方法論
英美比較是站在科學內部針對科學本身問題進行批判和改進
這是在西方哲學的發展
當然現在又有匯流的情況,我認為這倒是好事就是了
回到中國以及台灣兩邊的問題
台灣的狀況,台灣在日治時期的一票知識分子和中產階級在國民黨來台灣後大都被幹掉了
1945之後取而代之的是國民黨從中國帶到台灣的知識分子
中國在清朝末年遇到的是什麼? 如何回應西方文化霸權
所謂的中體西用和全盤西化之爭
指的是在不得不引入科學和民主(其實應該換成資本主義會比較好)作為社會運作基礎
漢文化該如何自處
所謂的全盤西化指的是在不得引入科學和民主的情況下
漢文化核心至少要做一部分改變才是
來到台灣的主要就自由派
中體西用認為引入科學和民主不需改變漢文化核心,
更甚者極端一點的認為科學和民主不能被漢文化核心所用棄之不用也無所謂
哲學界代表有當代新儒家和黨國意識形態,後來三民主義黨國意識形態瓦解
當代新儒家在哲學界也快要被淘汰了(就算如此還是有不小的影響力)
細部論戰可以看一下這篇; http://0rz.tw/a4UR1
以及這一篇; http://0rz.tw/3m2lo (第一段是為了補充這篇,怕你看不懂)
只是說,就算當代新儒家尋找歐陸和漢學試圖延續壽命,那在怎麼弄都還是假的
若不從本質下手,頂多只會增加歐陸學圈的成就而已,並不會替該學閥延長多長壽命
談到這裡是有點岔題就是了
好,你說要支持中體西用,那你如何處理科學和民主背後核心價值的問題?
當代新儒家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反例
你能做得比他好嗎? 能不犯他們犯的錯誤嗎?
再來是提到道統
假如以道統來唸西洋哲學史會遇到什麼狀況?
這裡舉個例子(這例子是我自己念書時產生的狀況);例如德國觀念論
德國觀念論出現代時代,英國也有蘇格蘭學派,後來蘇格蘭學派敵不過德國觀念論就失勢
,但到了今日,要做科哲,蘇格蘭學派也許會碰到,但從道統論來看這些東西就會被視而
不見。
再來是德國觀念論十九世紀的產物,在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大陸理性主義主要是在法國
,法國也有自己的啟蒙運動,十九世紀德國觀念論興起,到了二十世紀以後才有當代法國
哲學出現,若以道統論來看那法國這一百年就完全空白。
又好比說德國觀念論是綜合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但是在十八世紀時也有法國啟蒙運動,
好比盧梭,伏爾泰,巴斯卡等等......這些,若從道統繼承觀點來看這些人通通都會被忽
略。
道統繼承方式不要說現代社會,就連念西哲史的念法都會出現很大問題,以及這種道統繼
承的東西,其實是很排斥其他不認同道統或相異其道統的東西的。
假若是拿西方發展出來的歷史方法來看中國朝代;
我就隨便抓一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8690
好比這篇
這篇還不是歷史系科班出身寫的
這東西就不是道統史觀能夠理解的
......................
像這些,方法論相比總是有優勝劣汰,除非是尋找到方法論無法所及的地方
好比說質性就能處理量化無法處理的地方,以及能確實處理量化的某些問題和盲點
這才能被保留而且有價值並持續發展
但道統史觀不是阿
完全是被西方歷史方法論遠遠的甩在後面的
只剩某種文學的價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