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蒂利伯爵與三十年戰爭前期[3]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4-06-29 00:22:23
誓師北伐
蒂利伯爵和比誇伯爵在1620年的夏季已經擊潰了奧地利境內的新教徒,並在秋季北上波希
米亞,準備收復布拉格,而腓特烈五世的普法爾茨、波希米亞軍也已嚴陣以待,指揮官是

蒂利伯爵的部隊包含了皇家陸軍、天主教聯盟陸軍,以及西班牙和波蘭租借的傭兵單位。
他的麾下有很多身經百戰的軍官和老兵,值得一提的有幾個大放異彩的人物。
勒內˙笛卡兒(René Descartes),阿爾布雷希特˙馮˙華倫斯坦(Albrecht von
Wallenstein),戈特弗里德˙馮˙帕本海姆(Gottfried Heinrich Graf zu Pappenheim)

笛卡爾後來成為哲學家和數學家;另外兩位當時都還是騎兵團團長,軍階上校,後來都成
為天主教陣營的重要將領。
相較之下,腓特烈五世的軍隊擁有較多騎兵,但是裝備較輕,比較適合游擊戰而不是會戰
;步兵可說是數量相當,但是裝備和訓練都不佳,老兵比例偏低,士氣也頗低落。
兩軍的兵力都在兩萬到三萬之間,根據不同資料數據稍有差異。
普法爾茨軍的指揮官是安哈爾特的克里斯蒂安一世(Christian I, Prince of
Anhalt-Bernburg),新教聯盟的會員和普法爾茨的老臣,曾打過1590年代的主教戰爭。索
恩伯爵此時擔任他的副手。
註:
主教戰爭是史特拉斯堡主教區的繼承戰爭,規模較小而不有名,從1592年打到1604年。
曼斯菲爾德自從1619年吞下敗北之後就遲疑不定,未有積極參加戰爭,坐山觀虎鬥,甚至
考慮要回去天主教陣營,所以白山戰役沒有他。
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白山戰役中的雙方都很積極的拉攏國際上的盟友,但是新教聯盟的
情勢很不利,瑞典正要和波蘭立陶宛聯邦作戰,法國面對國內最後一波胡格諾教徒起義而
焦頭爛額,丹麥窺視著瑞典,荷蘭信守十二年不戰之約而無法直接參戰。
不過,荷蘭有給財務上的援助。白山戰役的新教部隊中,有八分之一的單位軍費由荷蘭贈
與。
白山戰役
1620年十一月初,布拉格近郊,白山(Bílá Hora)。
在這不久之前,新教軍曾在波希米亞南部的前線布防,但是蒂利無視了這道防線,直接迂
迴過去,新教徒在震驚之餘強行軍後撤,終於在白山擋到天主教軍的面前,重新布置防線

在這時候,雙方軍隊的狀態都不佳,士兵們疲憊而多日未得軍餉,多有逃兵脫隊,而且冬
季到來,使人認為必須等到隔年的戰爭季節才能分出勝負。
問題是蒂利可不這麼想,他知道戰爭拖得越久,就越難取得足夠的軍費,所以他在11月8
日突然派出一個支隊嘗試性的攻擊新教徒的側翼,看到未有準備的新教徒竟然就此開始動
搖和後撤,蒂利於是派出更多部隊進行總攻擊。
為了挽回戰局和爭取時間,安哈爾特派兒子克里斯蒂安二世指揮部隊逆襲。新教騎兵向天
主教步兵衝鋒,造成相當傷亡,但是隨著天主教騎兵投入反擊,新教騎兵遭到擊退。
看到騎兵被逐回,新教步兵士氣崩頹,很多單位一觸即潰,僅僅在很遠的距離開火一次就
開始後撤。蒂利不肯錯過這個時機,派遣天主教騎兵進行迂迴包抄,把新教徒壓縮到戰場
中央,結果新教部隊陸續向後撤離,以免遭到殲滅,最後演變成全面潰逃。
一些新教指揮官試圖在布拉格西邊的星宮重新列陣,結果被追擊的天主教騎兵(包含兩千
名巴伐利亞驃騎)所擊破,殘部退入布拉格。
白山戰役結束後,新教殘部對於是否應該死守布拉格城中頗多爭辯,最後安哈爾特說服腓
特烈四世撤出波希米亞,回到普法爾茨奮鬥。
留在波希米亞的47名新教領袖中,有27人被處死,今日當地留有十字架紀念碑。
經過三十年戰爭的摧殘,波希米亞原本的151,000個莊園在1648年只剩50,000個,可見此
地做為主戰場之一的慘狀。
起義軍的敗退
1621年,西班牙和聯省共和國的十二年和約到期,雙方談判無果,戰爭重啟,但是正如停
戰之前的情況,名將斯皮諾拉壓著拿騷的莫里斯打,讓荷蘭人難以前往東方支援德意志的
盟友。
雖然波希米亞境內仍有不少新教徒起義軍頑強抵抗,曾以寡擊眾的打敗了皇軍的幾支部隊
,他們畢竟在戰略上已無能力死守,一部分退往匈牙利,一部分前往普法爾茨。
1622年二月,於利希被西班牙攻陷,荷蘭部隊和德意志之間的通道被切斷。於利希地區在
1609到1614年曾經發生過繼承戰爭,牽扯到多方勢力介入,最後新舊教陣營各退一步,首
府位於新教範圍,誰知十年後又被天主教徒所奪。
四月,重新確認效力普法爾茨的曼斯菲爾德和另一位新教聯盟的優秀將領喬治˙腓特烈
(Georg Friedrich, Margrave of Baden-Durlach)會師,劫掠於巴伐利亞邊境,並在海德
堡南方一帶和蒂利的天主教聯盟軍交戰,後者正要和西班牙將領科爾多巴(Gonzalo Fern
ández de Córdoba)會師。
這位科爾多巴和他的五代祖先(西班牙方陣之父、塹壕戰之父)同名,但是名氣不如後者。
蒂利的軍隊接近三萬,新教徒僅一萬多人,雙方突然遭遇後爆發交戰,新教徒成功阻擊了
天主教徒,給予蒂利的部隊過千人傷亡,但是天主教徒撤退後輕易繞過了緊縮防禦的新教
徒,仍能與西班牙陸軍會師。
這場戰役在戰術上是新教徒的勝利,但是天主教徒得到戰略上的勝利,把普法爾茨部隊逐
出巴伐利亞邊境。
就在此時,年少的克里斯蒂安(Christian the Younger of Brunswick)現身於戰局之中,
他是新教聯盟最年輕一輩的成員,日後將因為勇猛和殘酷被敵人稱為「瘋子」(der
Tolle)。
克里斯蒂安在1621年正式投身軍旅,帶領部隊從北方南下支援,曼斯菲爾德和喬治˙腓特
烈希望能在他抵達之前不和天主教徒會戰,於是分兵故佈疑陣,誰知道竟被識破,蒂利和
科爾多巴的聯軍於是在溫普芬堵住了喬治˙腓特烈的去路,後者被迫在一處山丘上死守。
1622年五月的溫普芬戰役是一場激烈的攻堅戰,新教徒死守了好一陣子,直到他們的火藥
庫被西班牙炮手意外擊中而爆炸,防禦陣地才被攻破。喬治˙腓特烈僅以身免,但領殘部
逃往司徒加特;聽聞噩耗的曼斯菲爾德則往北和克里斯蒂安會師。
六月,克里斯蒂安正在跨過威悉河前往南方時,在法蘭克福附近遭到蒂利阻擊,被迫收兵
回到河川北岸,過千人在天主教徒的火力下死亡(包括浮橋被毀後淹死者)。這場戰鬥未能
阻止克里斯蒂安和曼斯菲爾德會師。
在另一頭,匈牙利的加百列和皇軍重啟戰端後不再擁有優勢,只能來回爭奪匈牙利西部的
幾個城鎮,於是雙方再次停火,加百列承認奧地利為宗主,奧地利封加百列為親王。
普法爾茨淪陷
這時候,新教聯盟的大多數成員決定捨棄盟主普法爾茨,單獨與皇軍議和,很多部隊都回
歸中立,只有少數指揮官以私人名義繼續支持普法爾茨。
因為克里斯蒂安和曼斯菲爾德接下來無法解救普法爾茨的首府海德堡,腓特烈五世認為戰
局無藥可救,與所有部隊解除契約,流亡國外。
曼斯菲爾德和克里斯蒂安得到聯省共和國的雇用而西進,結果在弗勒呂斯遭到科爾多巴的
西班牙陸軍阻擋,經過激戰之後僅有騎兵突破封鎖,殘部勉強抵達荷蘭,但已暫時不具有
效戰力。
克里斯蒂安在弗勒呂斯衝鋒五次,失去一臂,顯現出他的勇猛無畏和堅韌毅力;曼斯菲爾
德優異的步炮協調也表現出色。綜觀新教聯盟諸將,都是戰術頂尖、戰略平庸。
海德堡幾個月後淪陷(城中守軍大半是英軍),曼海姆繼之(守軍也以英軍為主),原本因為
宗教和姻親關係而介入的英國同意與天主教陣營停戰,暫時結束英軍的介入。
因為聯省共和國不願單純庇護曼斯菲爾德和克里斯蒂安,這兩人被給予一定的金額以自行
籌措軍隊,並向低地國周邊的天主教陣營領土進攻。
1623年八月初,克里斯蒂安嘗試自行征戰下薩克森,結果在軍餉和補給不足之下欲撤回尼
德蘭時,再遭蒂利追擊圍堵。他知道曼斯菲爾德無力前來參戰,所以在施塔特洛恩防禦,
結果他那些新兵被打到一敗塗地,又一次僅以身免。
1624年,普法爾茨境內的新教殘部基本上被剿滅,弗蘭肯塔爾淪陷。
至此,普法爾茨戰場大勢底定,上普法爾茨分給巴伐利亞,下普法爾茨交給西班牙,大部
分波希米亞重回皇帝手中,盧薩蒂亞、西里西亞歸降薩克森。巴伐利亞也把上奧地利還給
皇帝,換取選侯頭銜。
新教聯盟在普法爾茨淪亡後被皇帝和天主教聯盟勒令解散,結果剩下的成員同意臣服,解
散了新教聯盟陸軍。
誰也沒有想到,這場戰爭還沒結束─1625年,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揮兵德意志,希冀
稱霸波羅的海地區,完成丹麥霸權的夢想。
附註:縮水的皇軍
在1621~1622年,皇軍從22個步兵團減少到14個,從25個騎兵團減少到9個;1624年,皇軍
進一步裁減到11個步兵團和7個騎兵團。
這種慘狀是因為前兩年西班牙給的錢快花完了,單靠皇室政府的收入沒辦法繼續維持這麼
龐大的軍力。
從1620年到1624年,新教聯盟的部隊一次又一次被分割圍剿,最後終於被各個擊破,可以
說是天主教聯盟和西班牙在戰略上的大成功。
雖然新教聯盟的將領在戰略上頗為無能,他們在戰術上表現並不差,特別是在步騎炮協同
作戰方面,和古斯塔夫大帝早年在立沃尼亞地區練兵時的雛型頗為相似。
閒聊1
我好希望笛卡爾死在白山喔~這樣就不用算那麼多該死的數學惹QQ
閒聊2
我知道有人很期待華倫斯坦的故事,剛好他接下來有戲份,下一回會多補充他的生平
帕本海姆也是一樣(可能要再晚一點點)
作者: amurosheu (Oberleutnant Amuro)   2014-06-29 04:05:00
zu翻成馮似乎不太對.....
作者: mgdesigner (機槍設計師)   2014-06-29 04:14:00
很好奇笛卡爾在打戰上的表現如何?
作者: hit0123 (@@")   2014-06-29 06:35:00
身為一位科學史相關研究者 我想說的是 別傻了就算笛先生早死 相關成就只是會被好幾個人分別在比較晚的時間發表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6-29 16:16:00
像笛卡兒這種除了有軍事經驗外 還有其他領域專長的 不知道還有誰? 南宋有辛棄疾 明朝有喬一琦忘了鼎鼎大名 王陽明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4-06-29 16:35:00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6-29 16:41:00
曾國藩還可以算 左宗棠軍事外 沒什麼特別 李鴻章只能算名臣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14-06-29 16:53:00
范仲淹也算政治+軍事家吧
作者: hit0123 (@@")   2014-06-29 17:01:00
啊 不過笛卡兒的數學成八成會有人填 不過哲學思想就難說了成就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6-29 17:06:00
范仲淹像是治軍 行軍打仗應該是真正的武將在弄文武不分家似乎是秦代以前較常見 宋仁宗時代武人被壓的很厲害所以文人治軍很常見 范後來因為戰敗 才從武將中提拔出狄青說到孫承宗 我倒想起孫元化這悲劇人物
作者: ChoshuArmy (長州軍閥)   2014-06-29 23:54:00
武力政治的話,普德的國王、皇帝除小威廉都軍人出身清末民初也是一大票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6-30 00:03:00
我想舉的例子不是武力政治型的 而是其他領域 藝術或科學的像辛棄疾是詩人 喬一琦是書法家 王陽明是思想家孫元化是數學家兼火器專家突然想到希特勒:畫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