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immy5680 (折翼的企鵝)》之銘言:
: 在討論拿破崙的宏觀戰略思維與私人因素時,應理解這兩個要素互相影響,但絕非由
: 後者主導前者。
但是你這句話很難證明。我舉一個例子。拿破崙的戰略一向都不高明。當初他
認為征服埃及可以打倒英國,督政官們聽到都很傻眼。事後也證明,海上交通都被
英國封鎖,征服埃及也沒用。許多史家都注意到拿破崙的「東方情節」,他不管在
失意還是得意時,只要有空,就會擬定征服東方的計畫。從軍校剛畢業時,他就想
去土耳其政府當軍官;滑鐵盧之役後,他在船上對英國士兵說「如果沒有你們,我
就是東方的帝王了」也就是說,拿破崙是先有征服埃及的慾望,再用客觀的一些情
勢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我這樣講,不曉得你懂不懂我的意思。我也不是說你一定
錯,我一定對。我只是說,這很難證明。同理,不只在法國,在全歐洲來說,征俄
在客觀上完全是拿破崙一個人的意志,拿破崙的元帥全都極力反對。別忘了,元帥
階級是法國的鷹派,每征服一個國家,元帥就有豐厚利益可撈。連元帥階級都反對
征俄,更不用說塔列朗那一派了。我們總不能說元帥們是拿破崙刻意培養出來的白
癡,通通看不出征俄戰略的高明吧。法國的傳統國策是「自然疆界」,拿破崙已經
超過太多。他還計畫征服俄國後,就發行新錢幣,上面寫「天有神明,地有拿皇」
十足表露了他的心態。他曾對梅特涅說「你們這些人是生來就有權力,我不一樣!
我要一直打仗才能坐穩位子」既然全歐只剩俄國沒臣服,拿沙皇開刀也是順理成章
。當時就很多人說拿破崙就算打下俄國也不會停的,他會繼續找理由打奧斯曼帝國
。
: 拿破崙的人格有許多研究,他是個複雜的人物,但有一個核心的趨向,那就是以實力
: 和成就去驅使他人,據稱在1812年他與屬下討論時,與會者和書信間都曾流露出要以
: 軍事力量強迫俄羅斯臣服之意。
: 這並不代表拿破崙厭惡他人,這點可以從他和兄長約瑟夫的關係去觀察,約瑟夫就是
: 他幼年時於家中的對比與造就他人格的因素之一,拿破崙對約瑟夫有著競爭意識,在
: 很多時候甚至有些誇耀地傲視兄長,但他依然表現出對兄長的友愛,這種又愛又恨算
: 是他人格的一個特性。
我是覺得有些事情本來很簡單,就不需要弄得很複雜。拿破崙這個人沒有什麼
好講的,就是一個典型的男人。我們讀他的回憶錄和信件,就覺得,他沒有什麼內
涵,就是喜歡吹牛跟很會打仗而已。相形之下,當時的外交部長塔列朗和警務頭子
富歇講話則很有深度。
你說拿破崙的人格核心是以實力和成就驅使他人,這話對了一半。我覺得比起
「驅使他人」,他更關心是否「被愛」,不是被法國和歐洲人民所愛,是被權貴階
級所愛。他從埃及回國時,對法國人民的瘋狂歡迎無動於衷;遠征俄國時,在德勒
斯登停留兩個禮拜,每天都有歐洲王公貴族跑來獻殷勤,拿破崙如癡如醉,嗨翻天
,後來在聖赫勒拿島上一直說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所以拿破崙的人格
核心應該是以武力博得被愛,他征服你不是因為厭惡你或消滅你,他的最終目的是
希望你愛他。塔列朗曾說皇上這種願望「有夠智障」。所以拿破崙對哥哥約瑟夫又
愛又恨,並不矛盾啊,他不是真的恨約瑟夫,他是想要藉由打敗約瑟夫來贏得約瑟
夫的愛。
: 在此一人格特質之外,還應考量外交環境的背景,當時的外交體系是一個詭譎而缺乏
: 充分的誠信的時代,即使是大國也有不宣而戰的案例,內閣戰爭(Kabinettskriege)
: 時期才剛結束,但外交的思維並未改變。
: 拿破崙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吻合了這種環境,但也有著一些特點,他的國策充滿侵略
: 性,迅速而彈性,一如其用兵風格。拿破崙最喜歡用來形容的字彙是「靈巧」。他的
: 大戰略保持各線地緣戰略的攻擊潛力,但他太過偏執。
: 偏執是一個很多梟雄都有的毛病,拿破崙為此賠上太多代價。他夢想稱霸全歐,但是
: 他面對多線作戰,因此他越來越努力重塑國際體系,表面上他確實改變了生態,大小
: 不等、面貌不同的附庸都稱臣於他,但是他的偏執也正逐漸把他導向所有人的對立面
: ,最遲在1810年的時候他已經變成一個傳統的好大喜功的君主了。
但是後來許多外交機密文件解密之後,史家發現拿破崙從早期開始就不斷
挑釁歐洲各國向他宣戰,多次的反法聯盟就是這樣催生的。聯軍後期已經完全
不想跟拿破崙做外交談判了,因為他們發現拿破崙滿嘴謊言,一直騙騙騙,談
判根本沒用,只能打。
: 回到原本的問題,拿破崙為何要進攻俄羅斯?因素很多,但需要注意的是,拿破崙在
: 俄羅斯打破大陸封鎖政策之前就已經在中歐增兵備戰,他要用於對付英國的大陸體系
: 是他心目中各式各樣的任務中最重要的一件,俄羅斯若不接受,他就必須證明歐洲的
: 外交現況是法國獨強。
: 這也可以從地緣來看,法國和俄羅斯在史上結盟時通常都是中歐有個強權在力抗兩端
: ,既然拿破崙把普、奧都打殘了,而法國與俄羅斯仍都有擴展勢力的野心,那雙方很
: 難以避免衝突。
: 除了爭霸的國策,就直接的導火線來看有二,第一當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陸封鎖,
: 俄羅斯公然宣布開港接受中立國的船隻,形同與拿破崙決裂;第二則大家較無所知悉
: ,一旦法俄開戰,則雙方的核心其實位於波蘭,拿破崙扶植的華沙大公國勢力仍較弱
: ,他征俄的目標一方面是要重申大陸封鎖,另一方面就是要把華沙大公國的領土東擴
: ,以此來進一步削弱並遏阻俄羅斯的東歐霸權,俄羅斯方面同樣也曾計畫過如果戰況
: 較為有利,則會以大軍剿滅華沙,重奪波蘭。
: 因此,大陸封鎖與波蘭,實為拿破崙征俄的兩個主要因素,前者是基本國策,後者是
: 地緣戰略。
這個大陸封鎖令最好笑的就是拿破崙自己帶頭違反該令,從英國走私了很多軍
用物資,更不用提他的兄弟國王們和其他君主無法貫徹這個命令,拿破崙自己都做
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別人做到。史家不禁疑惑,到底拿破崙是為了實施大陸封鎖令
才征服歐洲各國,還是為了征服歐洲而拿封鎖令當幌子?但我們確定的是,大陸封
鎖令完全是拿破崙一個人的意志,事後也證明是失敗的。我們很難證明大陸封鎖令
不是私人因素主導。
: 至於聯姻,拿破崙的目的有二,一是確保能有子嗣(第一任妻子無子),二是將兩國的
: 外交關係改善。第一個因素使拿破崙在奧、俄、薩(弗伊)三國公主中反對薩國公主,
: 因為她已經不年輕了;而第二個因素則使他最後選擇了奧國公主。
: 確實,俄國在聯姻方面百般設法迴避,但其實最後俄國也已難以輕易拒絕,惟若與俄
: 方聯姻,則俄方必要求拿破崙允諾在巴黎設立東正教的教會,而雙方在戰略上的雙極
: 關係亦使兩方的外交聯繫難以維持,導致不僅是俄方不願支持,法國內部也多有官員
: 表達反對意見。
: 到頭來,是戰略影響了聯姻,而非聯姻影響了戰略。
:
作者:
qlz (())
2016-01-03 02:24:00只有一句話,板主那簽名檔很久了
這性格怎麼這麼像YY小說的男主角XD 十足的翻身欲望
大概拿破崙想學亞歷山大東征 或凱撒征服埃及吧漢尼拔沒征服的羅馬 跟古斯塔夫沒滅亡的神聖羅馬帝國拿破崙都解決了 接下來就是征服亞洲重演亞歷山大功績搞不好拿破崙還想征服印度呢 超越亞歷山大並且婊英國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1-03 04:56:00這篇的論述很好玩 但看到一半就不禁讓人聯想到個人著作發行量號稱超過耶和華聖經的那個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的某前教師 不知本篇作者對那人的心理分析看法如何?
saltlake問得好,毛澤東跟拿破崙完全不同,前者的人生樂趣真的就是鬥鬥鬥,對於「被愛」這回事,興趣不大。我不敢說這是心理分析,只是表達個人的粗淺看法。
討論很好啊,沒什麼問題你把我的參考論文切掉了,我前一篇主要是整理那篇的論點,當然我可能沒寫很好,有興趣可以找原文來看看JMH上的論文我認為還算有品質保證
作者:
youtien (恆萃工坊)
2016-01-03 12:06:00典型的男人xDDD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6-01-03 12:40:00用心理學路徑分析也OK,不過整體看jimmy大引用的論文也沒有大的問題。大概就是詮釋的路徑不同吧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01-03 16:07:00想征服東方 大概是想比照成吉思汗建立世界帝國吧想超越成吉思汗 也是一個創舉
作者:
Uber (Uber)
2016-01-03 19:23:00輪子王:男人的浪漫,懂?
作者:
Lanife (輕舞飛魚)
2016-01-04 01:25:00說起來拿皇和扁皇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啊,連下場都是如此一致歐陸戰神和鬼島戰神,好個前後輝映
兼任最高統帥跟國家元首十五年的第一執政/法國皇帝和一個國家軍隊陽奉陰違的小島總統差太多了
作者:
Lanife (輕舞飛魚)
2016-01-04 02:45:00說得也是,扁皇沒敢在凱道前開火鎮壓,格調真的太低了換成貓皇和拿皇早就從湖口調車車來輾蕃茄了 (煙
作者:
jason748 (傑哥我è¦)
2016-01-04 19:25:00為什麼拿需要從英國走私軍品啊?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經過完了)
2016-01-05 05:00:00EX:國軍的六級廠迷彩服可能是中國製的想到一個明顯的例子:戰前日本的加工機都是美製的WWW
作者:
grifonxu (grifonxu)
2016-01-07 12:15:00扁只是想以藍殺藍吧,逼小馬動手
作者:
Bz5566 (只剩協志和仁甫的5566)
2016-01-09 17:40:00拿破崙是很典型的亞歷山大粉啊XD另一個例子是感嘆自己三十歲卻一事無成的凱撒拿破崙推薦軍官學習亞歷山大 漢尼拔 凱撒 腓特烈 古斯塔夫等人的會戰 裡面並沒有提到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