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查閱幾本羅馬史料的中譯本,
來補充一下羅馬共和時代以前的長矛部隊
(小弟習慣採用電玩羅馬全軍破敵2的分類,
spear簡譯長矛,馬其頓式樣的pike簡譯長槍,
合先敘明)。
依據李維(Livy)的《自建城以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一卷第43節,
其實在王政時代,羅馬的主力還是長矛兵,可能深受希臘重裝步兵(hoplite)的影響。
在國王塞爾維烏斯(Servius)時,
最富有的第一階級組成80個百人隊,武器是長矛(hastaque);
第二到第四階級武器相同,各有20個百人隊,但是防護程度遞減,
因為法律按照各階級的財力規定各人自備不同程度的防護;
第五等級才是投石兵。
到共和時代,經過的一連串變化茲不贅述(因為小弟也沒太多史料),
直接參見波利比烏斯(Polybius)的《羅馬帝國的崛起》(廣場出版,遺憾是節譯)第六卷
是時羅馬軍團除了最前面的velite外,
共分成三線部隊,每線有十個中隊,每個中隊有兩個百人隊。
第一線叫hastati,顯然得名於使用傳統的hastae長矛
(波利比烏斯是以希臘文撰史,hastae是希臘字母直接轉換成拉丁字母,
和上述李維所提到的武器應該是相同的);
第二線是principes和第三線的trarii,武器相同,但因為財力較高所以護具較好。
然而在第二次迦太基戰爭中,hastati和principes都改用西班牙劍,
可能是第一次迦太基戰爭中從西班牙人引進。
因此作為後備部隊、第三線的triarii還是長矛兵
(也就是羅馬全軍破敵呈現的那樣子)。
反而第一線的hastati名不符實地成為劍兵
(就好像有些燧槍團早就不用燧槍,但仍保留建立之初以武器所命的名稱)
到了共和時代末期,
羅馬和北非的努米底亞王國(Numidia)爆發朱古達戰爭,
羅馬將軍馬略(Gaius Marius)為了解決兵員問題,首次允許任何人參軍,而打破以往的階級區分,
然而他的軍隊究竟是什麼裝備,只能從考古挖掘出來的石刻作品推敲。
看來多數說的見解是,所有軍團步兵統一以劍為主武器,前三巨頭時期應該沒有太大變化。
就這樣邁入帝國時代了。
在此小弟非常感謝版主大大解惑,
因為我實在找不到安息人用重步兵攻擊克拉蘇的史料。
同時正如版主大大所言,和馬其頓方陣相同,
羅馬的長矛兵也不是為了對抗騎兵而生,
畢竟王政時代的義大利戰場還是步兵為主。
但是小弟也產生疑問。
當時世界各國鑒於羅馬軍團優異的表現,常出現仿照羅馬式樣的「羅馬化步兵」,而且有的是學習武器,
有的則可能保留本國武器而只學習三線中隊戰術,例如下列
馬略改革前(長矛兵和劍兵並存):
迦太基(武器的羅馬化):
漢尼拔在特雷西米尼湖會戰後將繳獲之羅馬裝備武裝他的非洲士兵
(波利比烏斯《羅馬帝國的崛起》第三卷第87節)
本都(三線戰術的羅馬化):
國王米特拉達梯以羅馬制度訓練招募的亞美尼亞人
(阿庇安《羅馬史》第12卷第13章)
(似乎還有後繼者王國有類似的軍事改革,
例如安條克三世的銀盾軍團,
但是小弟的中文譯本沒有譯出)
馬略改革後(統一為劍兵):
努米底亞(羅馬化程度不明):
凱撒得知國王朱巴(Juba)有10個軍團
(蘇維托尼烏斯《羅馬十二帝王傳》第一卷第LXVI節)
茅利塔尼亞(羅馬化程度不明):
國王博古斯(Bogus)帶來一個軍團援助凱撒
(《亞歷山卓戰記》第62節)
加拉西亞(武裝和戰術全盤羅馬化):
凱撒命國王德奧塔魯斯(Deiotarus)率領羅馬式樣軍團援助他
(《亞歷山卓戰記》第68節)
然而,小弟在羅馬全軍破敵2中,
發現安息人有Parthian swordsmen這個單位,
但實在找不到哪本史料有出現安息帝國軍事改革的紀錄,
不知道各位大大能否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