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si9507121 (Corydoras)》之銘言:
: 如題,鐵絲網有價格低廉、結構簡單、方便攜帶佈署的特質
: 只需要幾條固定鐵絲網的柵柱,然後再利用一些簡單的鐵條折彎工具,即可完成構造。
: 就算一個不熟練的製造者,也能夠很快完成建造,
: 如果有現成的零組件包,建造時間會更短
: 小弟認為,若把鐵絲網這麼簡單好用的東西,
: 在冷兵器時代放在步兵陣型的側後方,
: 不是能大幅降低敵軍騎兵突擊側後方成功的可能嗎?
: 且對重裝步兵而言在戰場上鐵絲網也是一道短時間內難以跨越的障礙
: 這樣的話,鐵絲網的戰術運用價值應該很高啊
: 但人類卻到19世紀後半葉才發明鐵絲網,一戰才大量使用在戰場上
: 鐵絲網不是什麼高科技產品,又有很高的軍事運用潛力
: 小弟很不解,為何這麼簡單好用的東西會那麼晚才被人類發明呢?
: 請問各位,這是為什麼呢?
推文講得很明白了,你把鐵絲網的技術門檻想得太簡單了。
被譽為有刺鐵絲網的前身的「西班牙騎士」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現身於西歐,
這東西其實就是可拆解的拒馬,要使用的時候把一排排短矛裝上簡便的木架,
馬上就可以用於抵禦潮水般的敵軍衝鋒,士兵們可從拒馬後方反覆射擊。
但是,可拆解拒馬和帶刺鐵絲網依然相差甚遠,西班牙騎士充其量是多了點小創意,
傳統拒馬在現代化砲火面前會在瞬間粉碎,成本也和鐵絲網相差甚遠,
工業革命前的技術畢竟無法做到二十世紀初的塹壕陣地水平。
帶刺鐵絲網的發明和普及與工業革命有關,這是因為鋼鐵產量與鑄造能力出現大幅提升,
因此才能供給充足的資源與製造出足夠的零件,
帶刺鐵絲網所謂的使用簡便,係指現場的構築方式,並未提及鐵條的獲取。
另一方面,帶刺鐵絲網的出現時間也和其他的現代化技術相當,
所以在探討帶刺鐵絲網的同時,其實也可以研究一下其他現代武器的源流,
比如說現代佔大宗的後膛步槍與帶刺鐵絲網大約同時期普及化,
但後膛槍也不是十九世紀才出現的,只是需要工業革命才能突破技術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