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馬克辛機槍

作者: sfsm (有初老症狀的鹹魚)   2016-08-31 21:53:19
※ 引述《sartan (sartan)》之銘言:
: 2.這款武器發表時李鴻章不識貨,如果買個一千挺也許今天的歷史會不大一樣.
不能說李鴻章不識貨,因為當時各國的確對馬克沁機槍評價不高,
因為他們把馬克沁機槍定位成野戰炮的衍生...
這不是臨時興起的定位,而是有格林機槍和米特留斯多管槍的使用經驗...
既然如此,那乾脆用口徑更大、威力更強的野戰炮不是更好??
所以當時步兵主要火力還是70mm~80mm的野戰砲
https://youtu.be/ezZx1HjCoWo
這是美軍1937年的機槍訓練影片,但是還是用一戰時期的教範,
沒有現在班用、排用機槍的靈活性,戰術運用像火炮一樣死硬。
馬克沁機槍只有少量購買用在殖民地,
因為使用步槍彈,而且體積也比野戰砲嬌小,
在後勤運輸壓力上也比較輕。
馬克沁機槍才在殖民地慢慢打響名聲,在將領的背書下配置在正規軍隊。
用來配合野戰炮填補火力間隙。
但不也是所有國家都支持馬克沁機槍,例如法國。
他們依然堅持認為野戰砲足以滿足需求,所以採用霍奇克斯機槍,
霍奇克斯機槍採用氣冷,而且還用爭議不斷的保彈板...
但是不可否認的霍奇克斯機槍非常適合用在殖民地戰爭,
氣冷設計不用考慮到冷卻水不足的問題,
保彈板也非常便宜又耐用...
馬克沁機槍真正獲得重視應該是在一次大戰時期,
不同於殖民地戰爭,歐洲列強在自家門口開打,
可以不用受限運輸限制把所有的火力推出去...
結果就是把雙方前線的野戰砲打得稀巴爛....
(原本教範是要把野戰砲部屬在前線後方1000公尺內,和敵方砲兵玩火炮對決,
戰爭初期法國佔了優勢,法軍75mm速射炮射程、射速都比德軍77mm野戰砲強,
但是德軍也很快地發現,臼炮因為可以躲在壕溝內不容易被法軍火炮摧毀,
所以可以反過來壓制法軍的野戰砲,而且德軍也開始用更大口徑的重火炮摧毀
法軍野戰砲,逼法軍只能把75速射炮部屬在前線3000公尺以外的後方)
火炮越玩越大,部屬越來越後面...
機槍反變成前線主要火力了~~~(當然還有戰爭中期出現的迫擊砲)
這樣的發展不是李鴻章可以預測到的..
但是相對的,一次大戰也暴露出馬克沁機槍設計上的缺失,
他太大、太重,需要冷卻水,架設時間過久等等問題...
所以馬克沁機槍雖然一次大戰中聲名大噪,卻也很快的落伍...
作者: savvik (Essay)   2016-08-31 23:21:00
75小姐的悲劇...
作者: wanters (Reset)   2016-09-01 05:22:00
75小姐~~(淚目)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6-09-01 07:59:00
保彈板在本版的名聲差不多跟巧巧機槍一樣糟,難以翻身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6-09-01 18:48:00
帆布彈帶好像也有專利問題吧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6-09-01 19:05:00
作者: munichuihsin   2016-09-03 20:05:00
等等複習高盧悲歌三部曲
作者: su281   2016-09-07 17:04:00
所以手提式壕溝掃帚應運而生...掃帚不成變芝加哥打字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