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的九評就不貼了,有興趣的自己點連結去看: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9/24/n8334140.htm
中共紅軍徵糧賒賬 72年後兌現額令人吃驚
![]()
湖南汝城縣檔案館有一張邊緣部份幾乎被蛀蟲蝕掉的借據複製品。(網絡截圖)
更新: 2016-09-25 9:59 AM 標籤: 井岡山, 毛澤東, 秋收起義, 紅軍, 紅軍借據, 蔣
介石, 長征, 陳毅
【大紀元2016年0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報導)據陸媒日前報導,湖南省汝城縣檔
案館有一張中共紅軍於1934年籌糧的借據,作為當年紅軍所謂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
文物。欠款直到2006年才予以兌現,汝城縣政府按照當時的物價,返還繳糧的老鄉1.5萬
元。兌現額如此之低令人震驚,網民批中共土匪不如。
但實際上,此前官媒援引陳毅的回憶披露,當年紅軍籌款秘訣是「貼條子勒索豪紳,不給
錢就燒房子」。
紅軍借據 官方萬餘元「購回」當文物
9月23日,《廣州日報》刊發一篇文章,該文章提到今年7月記者隨廣東省「重走長征路」
聯合採訪團探訪「長征」路上的舊址。文章稱,在湖南汝城縣檔案館,一張邊緣部份幾乎
被蛀蟲蝕掉的借據複製品放在陳列室裡。
借據上用毛筆字寫著:「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穀一百零五擔,生豬三頭,重量五百零三斤
,雞一十二隻重量四十二斤,此據。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具借人葉祖令,公原(元)
一九三四年冬。」
對於這張借據的來歷,官亨村村支書胡炳燈說,要從他的叔公胡四德講起。1934年11月,
紅軍「長征」經過延壽瑤族鄉官亨村。當地瑤民聽說紅軍來了,紛紛拿著糧食躲進山裡。
胡四德悄悄下山餵豬,紅軍告訴他讓老百姓下山。
胡四德給紅軍徵糧,從各家各戶徵集到的105擔稻穀、3頭生豬、12隻雞送到了紅軍司務長
葉祖令手中。葉祖令寫下這張借據給胡四德,並蓋上了自己的印章,告訴他今後可以兌換
借據。直到1996年,他的孫子胡運海在家準備砌新灶台時,才從灶台的磚裡發現了它。
2006年後,汝城縣政府按照當時的物價,兌現了1.5萬元的「還款」。而這張借據也成為
官方檔案館宣傳紅軍的「文物」。如今,大陸不少網民看到官方如此「兌現」徵糧欠款表
示憤慨,認為中共強取豪奪還不及土匪。
![]()
湖南汝城縣檔案館有一張邊緣部份幾乎被蛀蟲蝕掉的借據複製品。(網絡圖片)
割據政權時期的蘇維埃硬幣
《廣州日報》的這篇文章還提到,幾年前,在湖南省宜章縣老灣村開發「紅色旅遊」,65
歲的村民鄺日皓拿出家中一枚近80年的硬幣,面值兩角。鄺日皓說,這是母親留給他的,
當年紅軍在村裡駐紮時使用過的。
這枚蘇幣上,正面寫著面額為:「貳角,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公曆一九三二年,背面則畫著
一枚黨徽,並標注了兌換原則:每五枚當一元。」
文章稱,紅軍當年在白石渡老灣村尾的小學堂裡,設立了臨時銀行。
據史料記載,中共成立之初是共產國際遠東局的一個支部,這時的中共,武裝稱「紅軍」
、根據地稱「蘇區」、割據政權稱「蘇維埃」,目的是顛覆當時的國民黨合法政府。1931
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國民政府軍發動了淞滬會戰等大型會戰22次,歷經數年的浴血
抗戰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但中共卻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兩個月後,在江西建立
了割據政權。
官媒援引陳毅講述紅軍籌款秘訣:貼條子勒索豪紳,不給錢就燒房子。(網絡截圖)
陳毅談紅軍籌款:在地主房子貼條,不交罰款就燒房
2011年5月6日,中共《人民日報》官方網站刊文《陳毅述紅軍籌款秘訣:貼條子勒索豪紳
不給錢就燒房子》,該文章稱,1928年初,毛澤東發動的秋收暴動失敗後,毛部逃到江
西省寧岡縣,得到當地綠林武裝(即土匪)的首領袁文才、王佐之的幫助,留在井岡山地
區。但由於國軍不斷圍剿,紅軍給養困難,逃離井岡山。
文章稱,游擊部隊達到某地以後,第一步必須做調查工作,必須先調查當地某幾個人是群
眾最恨的,調查以後,則寫標語時就要成為打倒土豪劣紳某某等。
在宣傳方面,紅軍成立初期每每紅軍經過某地,只是少少的幾張標語,群眾甚至把紅軍當
作土匪打。紅軍有了宣傳兵制度,凡軍隊經過的地方、牆壁上要統統寫滿紅軍標語。同時
,宣傳員還負責破壞國民黨標語等。
在籌款方面,紅軍每月至少要需要五萬元左右,這筆款項大部份出在土豪身上,小部份出
在城市商人。籌款的秘訣有以下幾種:
城市籌款:紅軍在城市,召集商人代表(拒絕與商會接洽),提出最低額款項,限三日交
齊。此款項由商人代表自行攤派,但須依照累進的辦法。
對豪紳的勒款:若捉住了豪紳家裡的人固然可以定價贖取,但豪紳每每聞風而逃。此時只
有估量豪紳的房屋價額,貼一張罰款的條子,如可值一萬元則貼一百元,余類推,限兩日
內交款,不交則立予焚毀,每到期不交,則焚一棟屋以示威。這個方法很有效力,紅軍的
經濟大批靠這個方法來解決。
挖窖:豪紳許多現款藏在地下,紅軍一到他房內便要搜查槍彈或現款。有時用一盆水傾在
房內,某處的水先浸沒,則可查知該處土質鬆疏,從那裡挖下去,每每得到現款或金銀首
飾。紅軍前後挖得之金子不下三四百兩,挖得之現款常常可得著數百元、數千元或至萬元
不等。
獎勵來報告土豪窩藏處或其地窖的所在的,亦常常是有效的法子。按所得的金額的百分比
例獎勵他們。
上述官媒文章是中共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在上海向中共中央作的書面報告。
![]()
「老鄉,參加紅軍可以分到土地!」這是紅軍攻佔湖北黃安縣後招兵買馬的宣傳品。(網
絡圖片)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