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想提這個討論原因是前面有關經濟改革的議題版面很大
但一直都用同一個已經離很遠的題目做為標題
既然我打算討論就開一個新題目吧
關於美援, 我的看法其對台灣的經濟穩定是幫助與否
還是要以國民政府的政策為主
其中還有一項因素我想從另幾個地方來切入
其實在美援之前,有個跟美援差不多的東西存在:租借法案
期對象主體原先以英國為主,後來中華民國也有加入其中
時間是1941年比美援委員會成立的1948足足早了八年
以此作為立足點,我的切入點是:既然美國對於物資的援助一直存在,
那物價及經濟上的問題是不是反而該回到政策面切入?
也就是說,政策面影響的層面比物資援助與否還大?
不過,好像在1945就斷了?若是真的斷了,那是不是因此中華民國物價暴漲了呢?
對於租借法案的墊款上,國民政府的還款壓力有多大?是否造成戰後的經濟影響?
我只知道中華民國對於美援一直到2004年才還清......
另外,美援與租借法案不是只有針對中華民國,
而是在更多的其他國家上提供物資上的援助,數量也都不小
那麼,其他國家在戰後有因此穩定物價嗎?
詳細資料與討論不知道有沒有版上的人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