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清代的戰場環境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16-12-10 22:48:43
在15世紀,歐洲同樣也是海量小炮流的天下,1476年瑞士人在格蘭德森會戰中戰勝大膽查
理公爵,繳獲了勃艮第軍400餘門火炮;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的最後一戰——卡斯蒂永會
戰,法軍攜帶了多達300餘門火炮和射石炮。為何後來歐洲人之所以野戰時攜帶的火炮數
顯得少,是因為隨著火炮技術的發展及炮製的統一,威力和射程有限的小炮逐步被淘汰出
戰場,而早期大口徑火炮機動性不佳,難以攜帶太多罷了。
至於你提到的艦砲數量,就多的嚇人了;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上,共有大炮2431門,
其中加農炮、長炮級別的1100門;1572年西班牙人在西蘭島的軍火庫被荷蘭人佔領,荷蘭
人繳獲了多達2000餘門海軍火炮和彈藥;1688年,根據《英國海軍史》記載,英國海軍共
擁有火炮6930門;1673年,參與奇吉頓海戰的75艘荷蘭戰艦共有4233門火炮,其中搭載40
門火炮以上的戰列艦都有60艘;同時期的法國海軍也有多達4700門火炮[註1]。而且16~17
世紀不像19世紀[註2],那時的艦砲與陸砲是互通的,把砲吊上岸,換上陸軍的砲架,就
變成一門陸砲;譬如1588年的無敵艦隊之役,西班牙人本來是打算要把艦砲搬到陸地上用
的;然後鄭成功打台灣時,揆一就把陸砲搬到艦上(台江大海戰),或把船上艦砲搬到熱蘭
遮城的外圍木柵,彌補火力的不足。
註1:
Geoffrey Parker,The Military Revolution(Military innov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West,1500-1800)。
註2:
19世紀時因為重量因素,陸砲是青銅,但艦砲比較不需要考慮重量而且價格因素,改為鑄
鐵。
“其時明軍萬人,置大炮一百,小炮一千,雖布列槍炮千百,僅擊亡我後方役兵兩人。
數人僅中皮肉,並未致傷,猶有一人彈丸透其煖帽,未見受傷。皆乃天神助我避之也《滿
文老檔》。然後我們再看看瀋陽攻防戰;明軍準備了1000多輛的砲車“每車置滅虜炮兩位
、位各重一百二三十斤,放之安穩不動。如五六十斤者,每車安定三位” 《熊廷弼集》
。明軍有2~3000門小砲,照樣被後金殺的大敗,七萬人瞬間不見;至於大淩河之戰,後金
“行營兵推戰車近敵,縱騎兵發矢沖陣,敵陣堅,施火炮鳥槍力戰,我兵複以矢攻之,敵
不能當,遂潰走”《清太宗實錄》,野戰小砲流真的有嗎?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2-11 12:41:00
推數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